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备受瞩目,甚至一些国外智库对此都投入了较多的研究力量,而这对我们也有很大的触动……
开栏语:阔步前行的中国,奋力崛起的定州,处处充满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当梦想照进现实时,变化无处不在,这些变化,真真切切地反映在社会的不同层面,反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本报从今天起开设“行进定州精彩故事”专栏,编辑记者将用心走出去,走下去,在行进中讲述精彩的定州故事,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小视角反映大变化、以小故事承载大内涵,挖掘定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讴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反映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五大专项行动”、实施“三年倍增计划”、加快新兴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展示130万定州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敬请关注。□本报见习记者张玉凤
历史考证记载,河北是古代丝绸之路丝纺织技艺最辉煌的地区,盛唐时期河北为丝绸之路贡赋的丝纺织品全国第一。河北人文学者梁勇经过多年的研究认定,在古代丝绸之路上,11世纪世界上最富庶的东方大国宋朝供给世界最富丽、最精绝的丝纺织品就是“定州缂丝”。
那么,什么是定州缂丝呢?这东西有多大价值呢?
1月8日,记者驱车来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州缂丝”技艺的发源地孟家庄村,探寻它的历史轨迹。
穿过市区、经过石雕园区,在孟家庄村村口,“缂丝之乡”四个字闯入视线。长安路街道办事处宣传委员潘保乐告诉记者,四十多年前的一次考古挖掘,让与蜀锦、苏绣并称为中国三大工艺的名品定州缂丝得以重生。如今,它再一次成为孟家庄人引以为傲的手艺。
定州缂丝,是我国古代丝织工艺中最受人珍爱的精品,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享有崇高的美誉,被称为“织中之圣”。它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织成的双面平纹织物,技法有平缂、掼缂、勾缂、搭梭、结、三蓝缂法、水墨缂法等,工艺非常繁杂,完成一件缂丝作品,短则需要半年时间,长则需两三年,再加上不可复制,因此民间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又因为经得起摸、擦、揉、搓、洗,所以又有着“千年不坏艺术织品”之盛誉。
缂丝的前身是“缂毛”,这种起源于西域少数民族的毛织品,自汉至隋唐传至中原内地,逐渐发展为丝织品“缂丝”。
“缂丝,相当于刻丝,就像是用丝线把图案刻在底子上,而且图与底儿的结合处像裂痕,好像雕刻上去的一样。”一边说着,定州缂丝传承人程苗欣拿着一幅半成品比划了起来。
缂丝与定州有着不解之缘。据20世纪六、七十年代“汉中山王”墓考古发现,定州在汉代就有毛、丝、麻平纹织物。随着桑蚕技术的普及,到了隋唐时期,定州成为全国著名的丝绸集中产地,特别是绫、绢独树一帜,这为缂丝艺术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据《定州市志》记载,“定州缂丝,始创于宋代,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丝质手工艺。它能织出各种图画文字,后因南宋王朝建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传艺也随人迁徙南方”。《中国全史》中也指出:“缂丝是我国丝织工艺中最受人珍爱的品种,宋代是缂丝的盛期,以定州生产最为著名。”
北宋时期,处于巅峰的定州丝织手工业,开始出现独立的机坊、柜户。还出现了雇佣工徒的机坊、染肆等,无论服饰、装裱、佛教用品,还是人物风景、花草虫鱼、翎毛走兽、名人书法、写意花鸟山水等,织造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也正是在这时,缂丝技艺成型,闻名于世。
在宋辽时期,特别是“檀渊之盟”后,定州孟庄(今孟家庄村)“线子集”确实是当时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茶马互市”、南北物资交流繁荣之地。文献记载:北宋丝织品“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定州缂丝“以宣和时期制作最盛”。以临摹名人书画佳作为上品的缂丝艺术品,通过“丝绸之路”走出国门,名扬世界。至今,在欧美国家的博物馆里,中国缂丝艺术品仍作为“东方艺术的瑰宝”陈列着。
北宋灭亡之后,定州艺人举家南迁苏州,成为苏州缂丝的鼻祖。据《定州市志》记载,“定州缂丝,始创于宋代,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丝质手工艺。它能织出各种图画文字,后因南宋王朝建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传艺也随人迁徙南方”。
在南迁之前,定州缂丝以沈子蕃名气最大。沈子蕃是定州孟家庄人,他从小学艺,缂丝技艺非常高超,被称为“缂圣”。他的缂丝作品以书画为粉本,织物高雅古朴,图案生动传神。公元1127年,受圣谕南下,就任“织造监察御史”,专门管理官办“缂丝坊”、“织造院”,促进了江南织造业的发展。在孟家庄村的沈子蕃文化广场,还立有他的雕像。“失去沈子蕃的孟家庄,也失去了与缂丝的联系。”站在沈子蕃文化广场,潘保乐感慨地说。随后,互市不在,战乱常有。加之金、元朝统治者不重视织造业的发展,民间缂丝业逐渐衰败,传艺人极少,再后来,缂丝这一民间独特艺术就渐渐失传了。
在那以后的数百年间,无论在孟家庄,还是在定州,知道缂丝的人都很少。直到一次考古发掘。
那是1969年5月,在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六百余件珍贵文物出土,很多文物外面包裹着丝织品的残片。经过考证,这些都是宋代的定州缂丝。当时的评价是―――“织品花叶纷陈,布局紧密,质地优良,色泽鲜艳,立体感很强”。
也是这次缂丝的重现,激起了定州人研究缂丝的兴趣。“在缂丝的故乡孟家庄村重兴缂丝,就是定州缂丝研究会副会长华明琪当初对缂丝进行研究后的最初想法。”潘保乐说,如今,村里不仅修建了宋代缂丝工艺家沈子蕃展馆,成立了定州缂丝文化研究会,还建立了传习基地培训缂织人员。
在“定州缂丝传习基地”活动室,记者见到了程苗欣和她的女儿郭菲,她们正坐在织机前,按照已经选好的图样,不停地换梭织纬,定州缂丝就是这样,在她们手中一寸寸的“编织”成型。
程苗欣今年已经38岁,出嫁前,她就是村里的刺绣能手,她最喜欢的就是家乡的缂丝织造。为学习缂丝技艺,她曾多次参观苏州缂丝艺术馆,两次到苏州学艺。如今,程苗欣已经熟练掌握缂丝技艺,学员也都由她教授。
在不大的缂丝制作间里,摆放着三架木质的缂丝机。缂丝机前挂满了一排排穿着各色丝线的梭子。梭子上的线,细如雨丝,多如牛毛,让人眼花。“每一根经线都是由6根,纬线则是用8根白蚕丝拧成的,每根蚕丝都比发丝还细。”程苗欣告诉记者,缂丝制品珍贵主要就是因为原料贵、费工夫。
“这种工艺费时费力,一天一坐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十来个小时,现在年轻人很少有能坐住的。来我这学习参观的人不少,最长也就学习三个月,根本坚持不下来。”对于缂丝面临的传承问题,程苗欣并不担心,她说:“现在国家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习、传承缂丝技艺。到时候,只要有人学,我就把所会的技术都教给大家,让定州缂丝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