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宝捡拾柴鸡蛋。 记者张玉凤、实习生王甜甜
每天凌晨天还未亮,杨家庄乡药刘庄村民刘双宝早早就来到自家地里,给果树浇水、拔除杂草。随后,他又为散养在果树下的40只母鸡添水、喂食,打扫鸡舍。这是刘双宝每天的“功课”。
“一会儿就有客人来地里采摘桑葚了,我得先把这里收拾好。”一边说着,刘双宝手里的活儿也没停,“去年年底,靠着地里的这些果树我脱了贫,现在又养了鸡,日子真是越过越有滋味,生活也有了奔头。”回顾过去自己脱贫的经过,刘双宝感慨不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自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不少贫困群众靠着政策的扶持和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了“贫困帽”,刘双宝就是其中的一个。
刘双宝今年61岁,2016年,儿子被确诊为恶性肿瘤,他多方奔走为儿子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许多外债,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艰难,当年年底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这些年,我们家一直以自留地里的果树作为全家经济来源,我有这方面的技术,也有经验。列入贫困户之后,我还打算继续种果树,我有手有脚、身体硬朗,相信靠自己的双手我也能脱贫。”刘双宝告诉记者,他能这么快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党和政府不仅为我免费提供果树苗,还帮我找了销路。”
扶贫先扶志,脱贫靠勤劳。刘双宝家有6亩多的自留地,以前地里就种着桑葚、核桃、大枣等果树,2017年在乡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又扩大了果树种植面积,新增了30多棵桑葚苗。从此,刘双宝就与果树为伍,日夜围着它们转。为果树嫁接,每天除草治虫、背粪施肥,从没喊过累。勤劳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刘双宝的果园里,夏初有桑葚,秋冬有核桃、大枣,乡政府和村干部以及帮扶干部还积极为刘双宝联系买家、组织爱心采摘,到2018年年底,刘双宝摘下了“贫困帽”。
“前年,我还试种了几颗杏树和西梅,包括2017年种下的桑葚,今年都已经挂果了。”刘双宝说,“你看,我的果树长得不错吧,这都是我自己嫁接的,去年仅靠果树采摘,纯收入就有1万多元,相信今年会卖得更好。”
刘双宝并不满足于果树采摘带来的收入,去年,他又一次性购买了几十只鸡苗,散养在果树下,今年也已经开始下蛋。“这些鸡吃的都是地里的虫子和专门种的蒲公英、救心菜等野菜,还有树上掉下来的桑葚等果子,鸡蛋的质量那是没话说,大家都抢着要,现在已经预定出去几十斤了。”刘双宝高兴地说。
展望以后的生活,刘双宝信心满满:“今年,我打算扩大杏树和西梅的种植面积,再多养几只鸡,虽然已经脱贫,但还是要继续努力,做到脱贫后不再返贫,让以后的日子过得更加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