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云正在查看病历。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那么医院的急诊科无疑是这个战场的前沿阵地。
急促的电话铃声随时响起,没有白天黑夜,更没有节假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都要24小时随时待命。而省七院的急诊护士李晓云这一干就是13年。
急诊科是一个变幻无常的地方,李晓云用“上一秒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来形容。“有一次,我们接到一个脑出血病人。”李晓云回忆说,病人刚到医院时出血量较小,只是伴有轻微的头痛,意识还是很清楚的,准备留院观察。可是没过多久,她就发现患者突然变得烦躁、神志不清,并且还有瞳孔不等大的体征。“我立即联系值班医生,进行CT复查,发现脑出血量增大,并且伴有脑疝,医生决定立即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时控制住了病情。”李晓云说。
“在急诊科工作就是突发事件多。”李晓云说,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更要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采取有效治疗及护理。
2016年,省七院成立急诊科ICU,李晓云被推选为ICU护理小组长。“ICU实行的是24小时无陪护制度,患者都是重症或昏迷情况,病情比较危重,护理工作繁重。”李晓云说,“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生活照料全部由护士完成,比如洗头、剪指甲、进食、翻身、接大小便等都是我们的日常工作。”
去年,一位患脑出血后遗症两年的患者住进ICU,入院的时候神志不清、言语不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刚开始还有家属来探望,可一周后却彻底没人管了。为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李晓云就变成了患者的“亲人”,除了定时护理外,还亲自给他买来卫生纸、湿巾、尿不湿等生活必需品,并且顿顿把饭打成糊喂给他吃。
“患者虽然不能说话,但是他肯定能感觉到被遗弃了,所以这时候心理上的疏导非常重要,平时护理的时候我们经常鼓励他,让他不要失去生活的信心。”李晓云说,“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患者身体状况逐渐得到改善,双手慢慢恢复了知觉,其他症状也有所减轻。”
“把病人当亲人、处处为病人着想”是李晓云工作中遵循的原则,她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暖人的话语、悉心的护理,为患者送去无微不至的关怀。“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看到患者慢慢康复,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李晓云说。
急诊科经常遇到的是一些车祸或者各种意外事件伤员,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抢救,已经成为李晓云的工作习惯。“无论多累,只要救护车一响,我们就会立刻打起精神来,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李晓云说,“平时每天至少要出7趟急救任务,节假日期间甚至要翻倍,而且都是连续的急救任务,下班根本没有准点儿。儿。”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一位路人打来急救电话称,定曲路发生车祸,但具体地址和情况却描述不清楚。时间就是生命,李晓云和同事立即踏上救护车辆。“那天晚上刚刚下过大雪,路上又没有路灯,具体位置也不清楚,我们只能借助救护车的灯光,努力找寻伤者。”李晓云说。
经过认真仔细地寻找,李晓云发现路边的野地里有一辆白色轿车,司机躺在地上。李晓云和同事迅速上前,确认伤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立即抬上救护车进行急救。
“当时,我习惯性的问了一句‘就你一个人吗?’,患者含糊的说了一句‘三个’,这么冷的天气如果不赶紧找到其余伤者,后果不堪设想。”李晓云说。
李晓云和同事迅速以事发地点为中心,一次次的扩大搜索范围,终于在路边的沟内发现了另外两个不省人事的伤者,大家迅速将伤者抬上救护车,在采取急救措施后,向医院疾驰而去。车辆到达医院时已是凌晨3点,在冰天雪地里忙碌近4个小时后的李晓云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是南丁格尔的名言,也是李晓云的真实写照,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奉献。她连续多年被评为“科内优秀护士”,先后获得“十佳护士”“优秀护士”等荣誉称号,今年还被省卫生健康委、省总工会评为河北省“最美护士”。
“每当看到一个个被成功抢救的患者,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将继续用平凡的双手和无私的爱为患者托起生命的彩虹!”李晓云说。记者赵子超、实习生王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