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藁城,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成长经历。”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医生高子茵笑着说。1996年出生的高子茵,2019年毕业于石家庄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来到市中医医院成为了耳鼻喉科的一名医生。
“我家在开元镇高油村,由于离家较远,我和其他几名同事一直住在单位宿舍里。”高子茵说。1月5日凌晨2点,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高子茵:“医护人员都紧急集合。”
高子茵立刻穿戴整齐,下楼集合。“我们医院要抽调15名医护人员支援藁城,大家收拾一下,我们立刻出发。”听到消息后,高子茵没有任何犹豫报名参加。“时间太紧,我只收拾了一点洗漱用品,连换洗衣物都来不及收拾就出发了。”高子茵说。
当天早上5点40分,到达藁城。随后,高子茵来到藁城区寨里村,开始核酸检测采集任务。
采集鼻咽拭子时,采样人员必须三级防护,“全副武装”。从定州出发时由于匆忙,高子茵穿着一件中长款羽绒服。“中长款羽绒服不好穿防护服,全副武装本来就行动不便,再加上羽绒服就更不方便了。”高子茵说。为了便于工作,高子茵没有犹豫,脱去羽绒服,仅穿一件单薄的毛衣,穿上防护服便投入到工作中。
“走街串巷、入户检查要不停地走路,当时也没有觉得冷。防护服不透气,再加上隔离衣,很快就出汗了。”高子茵说,套上防护服、隔离服,就像是进了密不透风的“温室大棚”。
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冷风一吹,高子茵才感觉到寒冷。“隔离服里的汗都是冷的,手冻得都快没知觉了。”高子茵回忆说。可是任务没有完成,高子茵根本顾不上天气的严寒,坚持给村民进行核酸检测。
一直到晚上11点30分左右,高子茵才结束任务,回到酒店。由于没有带换洗衣物,也没有带别的厚衣服,高子茵就这样坚持了3天,才有时间到当地的商店购买了换洗衣物和一件小花袄。“在藁城期间,我每天都穿着那件小花袄,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暖和。”高子茵笑着说。
作为耳鼻喉科的医生,高子茵也是团队里为数不多的可以采集鼻拭子的医护人员之一。岗上镇岗上村的一处采集点需要做鼻拭子采集。高子茵和另一名医护人员主动报名,承担鼻拭子采集的重任。
采集时,医护人员离受采者非常近,如果遇到受采者打喷嚏、恶心、呕吐等情况,被感染的风险很大。三四个小时的时间里,高子茵和另一名医护人员一共采集鼻拭子800余人次。期间,她们一直用腿半蹲、头上仰的姿势进行采集,中间没有吃饭、喝水、上厕所。
采集完成后,高子茵的腰和脖子像僵住了一样,一动就酸痛难忍。“我父亲也是一名医生,医者仁心,敢于担当,是我家的家风,为家为国,我都会圆满完成此次任务。”高子茵说。
由于走得匆忙,高子茵一直没有将自己支援藁城的事情告诉父母。1月9日,父亲在医院的公众号上看到消息,才赶紧给她打来电话询问。可是由于在采集咽拭子,高子茵一直没有听到电话铃声。
直到晚上结束任务后,高子茵拿起手机才发现父亲给自己打了3个电话。她赶紧给父亲回了过去。“你是不是去藁城了?你一定要做好防护,注意身体。”电话一接通,就传来了父亲关切的声音。随后的日子里,高子茵一直坚持每天晚上跟父母通视频电话报个平安,让他们放心。
“这次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更加明白了医护人员这份职业的价值和魅力所在。”高子茵说,“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专业技能,让自己成长得更快,尽可能地去帮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作为一名年轻的医护人员,青春就要绽放在一线。”
记者程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