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匠心逐梦在高原

时间:2023-05-06 10:48:50  来源:  作者:

□记者关明辉、陈尚才
  在雪域高原,有这样一批活跃在各个岗位上的“西藏工匠”:他们发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及老西藏精神,把热爱深深地嵌入高原大地。
  勇攀技术高峰的水电专家
  西藏大古水电站对缓解西藏自治区缺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西藏大古水电站施工局局长的胡中阔,瞄准大坝建设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牵头组建多个课题科技攻关小组,成功解决了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保温保湿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在碾压混凝土试验过程中,有一次,为了得到理想的碾压效果,胡中阔整整30多个小时没有回宿舍休息。“白天太阳很烈,晒得全身燥热,深夜冷得穿棉衣。”胡中阔回忆道。
  2021年3月,施工人员从坝体上成功取出一根直径200毫米、长度26.2米的混凝土芯样,这标志着大坝施工质量和工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一名水电人,我非常自豪能够参与造福边疆群众的水电工程建设。”胡中阔说,虽然西藏一些地方高寒缺氧、自然气候恶劣,“但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各种困难。”一生磨一艺的非遗传承人
  “从原料到成品,马包制作需经历鞣皮、染色、缝制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着一套严格的操作标准。”索朗群培告诉记者,虽然马包制作周期比较长,但整个制作过程会严格遵照传统工艺流程,“不能有一点儿变味。”
  西藏地域辽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马成为当地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一左一右挂在马背两侧的马包,则被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用于存放和运输食品、衣物等,精美而实用。
  林芝市朗县朗镇托麦村村民索朗群培从小热爱手工艺,经过漫长的学徒生涯和自身多年的潜心钻研,他将这项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朗镇马包制作技艺完整地传承了下来。依托20多年的积累和探索,索朗群培的手艺愈发精湛,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思路也愈加开阔。
  2015年,在当地兴边富民政策的支持下,他所在的加工厂新修了厂房、拓宽了原材料的购买渠道、丰富了产品线、增加了创意设计,从作坊式生产跨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小小的马包变成了富民产业,成为当地的特色文化品牌。
  “马包制作技艺只靠保护不能拥有活力,在保留传统技艺前提下,要结合市场需求制作品种多样的文化产品。”索朗群培告诉记者,还要发挥年轻传承人的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马包制作技艺传承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让传统技艺成长为兴边富民的好产业。
  传承藏文化的古籍“美容师”
  从1997年开始,久米次成就在罗布林卡管理处文物科工作,在20余年的古籍保护职业生涯中,他在这个冷门领域里,踏实敬业,不仅出版了多部丛书、专辑等著作,还圆满完成了西藏贝叶经保护阶段性任务,为藏、梵文书法传承和文物修复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贝叶经是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经文,其内容绝大多数以梵文书写。1000多年前,唐玄奘“西天取经”带回的657部经书就是贝叶经。贝叶经是研究古代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少而珍贵。
  想要修复好这种文物,解决虫蛀、腐烂、发霉等技术性问题只是第一道坎,更难的是辨认出残片上面的梵文文字,因为拼错一个字就可能导致与原意天差地别。“古代的梵文译师太不容易了。”久米次成感慨道,在阅读贝叶经上的梵文时,翻译一两句都觉得吃力,更何况是整部梵文经书。
  为此,久米次成精研了十余种梵文字体。“寺院大殿的门、横梁等特殊建筑上有很多梵文,当时学习梵文的初衷就是想读懂这些文字。”久米次成表示,希望有更多爱好者学好梵文,参与贝叶经保护工作。“做好传承,是我们对古籍保护事业最高的敬意。”
  新华社拉萨5月3日电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