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专题 > 走读唐河>>

河畔文化古村落―――王庄堡

时间:2015-08-04 10:50:55  来源:  作者:

转过了偏梁弯,眼前突然豁然开朗,一个宽阔的小盆地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著名的文化古村落―――王庄堡。
为了弄清唐河岸边王庄堡镇历史形成的来龙去脉,我们查找资料,实地调查,访问老者……王庄堡镇犹如深闺待嫁的少女,逐渐掀开了朦胧、神秘的面纱。
王庄堡城垣,一说为商代土城,距今已经有近4000年的历史,但现在无证可考。
明嘉靖、隆庆两朝,元蒙贵族屡次派兵进入浑源县王家庄。嘉靖十九年(1540年),明朝政府在王家庄修筑了土城,王家庄也随即更名为王庄堡。在土城建成63年后的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政府又拨款,对嘉靖土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和包砖。根据南门洞内的建城碑志记载,当年修建的项目有:周围大墙、不明年代的外围旧土城、砖券城门四座,包筑大墙马道两处,修盖城楼及中、角、悬楼共十二座,新建水道、军储仓库一座,教场一所,还在十二座城楼上立十二面旗杆,堡城中又重修都察院一所。
万历砖城建成后,屡有破坏、屡有重修。如今,除西城墙较完整外,其余部分已经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城砖所剩无几。那些城砖早已被当地农户用于修建自家的院墙和猪圈、茅房等。
《浑源县志》说,王庄堡镇为浑源境内的重要集镇,自古以来就是方圆数十里的商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是东、南通河北、太原,北达大同、内蒙古的必经之路,也是恒山南境的重要商埠。
根据碑志和地方志资料记载及老人回忆,王庄堡城里城外寺庙众多,大大小小共有二三十处。民国以前的寺庙有:崇福寺、城隍庙、关帝庙、孔庙、龙王庙、三官庙、罗汉庙、观音庙、三教主庙、老君庙、真武庙、风神庙、火神庙、财神庙、大仙庙、土地祠、五道庙、奶奶庙、玉皇庙、灵官庙、三教寺、十方院、百衣殿、城神庙、赤帝庙、耶稣堂等。
据堡内清光绪元年(1875年)碑志记载,王庄堡当时有三家当铺和一家大商号,他们是王玉山、李廷和经营的德成当,陈环开设的大兴当,陈世祥、陈继儒开设的得盛当,以及陈环开设的广盛隆商号。民国年间,王庄堡街道两边店铺林立,较大的商号有:广盛隆、广盛当、义信成、福和明、福兴成、德瑞成、全盛公、庆太成、福义成、德元亨、三合公、永兴号、义和昌、广和昌、德义成等。除了集市和商号外,王庄堡当时还有一些专业市场,如马市、炭市、粮市等。另外,还有牙行、运输业、旅店业和各类作坊。
王庄堡在清代、民国年间成为非常繁华的商业贸易重镇。交通的便利和区位的重要成为形成重镇的首要条件,方圆几十里的村庄离浑源、繁峙、灵丘三县县城都比较远,而王庄堡则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集镇;由于历史原因,该镇在民国年间是浑源县南区的区政府所在地,抗战时期还是浑源县政府驻地,是地域性政治、经济中心;同时还是宗教和文化活动中心,聚集了大量人口。当年堡中约有1500多户人家,6000多口人。得天独厚的地域和传统文化优势,成就了王庄堡在清代、民国时期商贸的辉煌。
解放初期,王庄堡城西还保留着距城十五丈远、南北走向高约5米、长约250多米的土城墙,在城南的防渗渠还有3米长的一段旧土城墙遗迹。这两段旧土城在农业学大寨时期被农民刨倒成为了农田。
走访期间,我们遇到了熟知王庄堡历史的退休老教师王殿明。王殿明老人今年74岁,虽然头发花白,但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在他的讲述下,王庄堡的历史时隐时现,仿佛明清时期的古镇徐徐显现在我们面前。
经过实地勘察,时至今日,王庄堡镇东侧依旧存留着半个城垣,三个残乱的古堡墩和一座参差、班驳的南城门。其中,南城门门洞内东西两壁各镶有一块石碑,其中一块石碑刻写着重修堡城的碑记:“从城外丈量砖城六百一十七丈,高三丈。城上女墙高六尺,通高三丈六尺……”这些斑驳的文字记载,也成为专家学者们商讨和探究王庄堡镇文化历史的重要史料依据。
据王殿明老人讲,王庄堡镇座落在唐河东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高山、河谷、盆地,长久以来都是以平缓温训著称。
唐河虽然给沿岸创造了灿烂文明,但在历史记载上,唐河也有发起脾气怒涛翻卷的时候。1939年5月29日,马驿河与唐河洪峰聚汇,河水一泄而下,很快冲跨了同治十三年修筑的五里长、丈余高的王庄堡护村拦河坝,倾刻间王庄堡城楼塌陷、灰雾腾空,成了一片汪洋,全村3000多人死去了3、4百人。洪水泛滥、亲人离散、无家可归,这些难忘的记忆,现今镇里活着的老年人每当提及,都会心有余悸。唐河丰厚的恩赐―――汤头温泉
汤头村是浑源县东南段唐河流入灵丘县境内的最后村落。
在王庄堡镇汤头村东的唐河河床中,有一片三四亩大小的河沙地,这就是汤头温泉。科学工作者勘探认为,这一带温泉的形成与泉边的死火山及地热有关。地上的水通过裂缝流到地下,在同死火山下的矿物质溶解时变成热水,又通过裂缝溢出地表,就形成了高温度的泉水。这是大自然给予唐河最丰厚的恩赐。
据化验,汤头温泉泉水呈碱性,含有镭、氡、贝塔射线等放射性元素及硫化氢、钾、钠、钙、镁等矿物质,用温水洗浴,对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早期糖尿病、神经炎等十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且经过洗浴后的皮肤光滑、润泽、细腻。所以,早在东汉年间就被发现利用,曾建“温冠院”、“兴豆厅”,北魏时期建立皇家行宫。
据《魏书》记载,远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这里就是皇家避暑疗疾的去处。此地又处于自国都平城东出河北平原定州的大道上,也便成了北魏帝王的一处行宫。正如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水出西北暄谷,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百疾,故世谓之温泉焉。”北魏道武帝、文成帝、孝文帝都多次“温汤疗病”、“驻温泉宫”、“幸代之温泉”。
1968年,原雁北行署在此兴建了雁北汤头温泉疗养所,1985年改名为汤头温泉疗养院。
汤头温泉疗养院的相关负责人向我们介绍,山西省境内共有大营、奇村、顿村、梁家寨等温泉七处之多,但汤头温泉独冠其首。因为温泉水质成份为SO4H―NA类型,内含38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氡泉,所以在全国2000多个温泉中脱颖而出,被人们誉称为“北方第一泉”。
我们看到,温泉疗养院内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人流如织。这里,赫然已经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疗养、沐浴于一体的圣地。
图七




 

 

责任编辑:
下一篇: 图片注解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