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专题 > 走读唐河>>

唐尧故土大河得名百里画廊文景俱佳

时间:2015-10-13 15:33:14  来源:  作者:

 

 
 
    
 
    
 
    
 
    
 
    
 
    

唐县档案:唐县历史悠久,为古唐侯尧之封地,其名肇于上古。唐县位于太行山东麓,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辖20个乡镇,人口约60万,总面积141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总面积82%。唐河、通天河由西向东南纵贯全境,汇入西大洋水库。唐河在县域境内最大流量为557.3立方米/秒,有8处可建水电站。全县地貌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跟随唐河的脚步,我们来到了素有“尧都故里”之称的唐县。在唐河所流经的县市区域里,唐县段的里程最长,达109.5公里。这一百多公里是唐河沿岸风景优美、物产丰饶、人文景观丰富、传奇故事较多的地段。在唐县县委宣传部张松涛同志的引导下,记者沿唐河走访了全程,并记录下每一段历史的脚步。
  唐尧故地大河得名
唐河为什么叫唐河呢?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实地走访,我们终于揭开了唐河之所以得此名的神秘面纱。
古籍记载的唐河之名始见于《周礼.职方氏》,称并州之域,其川滹沱、呕夷,汉代称?A水,《山海经》云“高氏之山(翠屏山别名),?A水出焉。”《水经注》云:“?A水,一名唐河,西去(唐)县(时县治今西城子)一百五十步。”《大清一统志》载:“唐水,人俗亦乎唐河者,水至唐而始大,因此得名云尔。”《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即禹贡恒卫既从之恒水,源出山西浑源,流经直隶唐县,谓之唐河。”
而唐县的文史专家则认为,唐河之名应更古老,因上古帝尧生于唐地,在唐县封唐候、称帝建都,而源头和流经各县均属古唐地,古时口口相传称唐河,也是史之必然。历史上对唐河的记载,多采用郦道元写《水经注》的笔法,把整条河道两侧的自然景观、历史事件、人物、名胜古迹等,串成一条璀璨的珠链,使人们沿河观景、思事、忆史。
相传,中华民族的先祖尧舜禹时代的尧,本姓唐,世人称为“唐尧”,唐尧在唐河流域的丹凤山下受上天神灵所封,封为唐侯。唐尧受周边各部族和本部族臣民之托,顺应天时,以“上天帝子”的名义对东夷诸族进行了征伐,在战争中逐步统一了中原大地,各部族纷纷归顺唐尧。唐尧胜利后班师回到唐县,上天神灵再次显灵,传授天书数卷。故此,得上天所授,唐尧称帝,于公元前2357年登基帝位,国号“唐”,在唐县建帝都。
建帝都后,多年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大唐国由乱到治,部族和谐,民心安定。聪明智慧的唐尧大帝,抓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机,集中精力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并封山水以名称。他于唐县西灵山告天,立“中天建木”,示天下之中;东封泰山;封天下为九州,各置州牧进行管理;封在唐县境内流经的最大河流为“唐河”,唐河故此得名。
在唐尧的治理下,当地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唐国大治。古籍记载:“尧治天下,南抚交耻,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从。”由此,唐尧领导中华民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太平盛世―――尧天舜日,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唐尧文化,使华夏儿女早脱蒙昧,使中华文明得到跃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唐河的养育和滋润。在唐河流域,蕴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源和血脉。
  百里画廊人杰地灵
唐河流经唐县境内109余公里的距离,从黄石口到青虚山,连绵起伏的山体奇险陡峭,形成了大规模的岩溶峰林。穿行保涞公路,沿岸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保阜高速纵贯其上,形成独特的美景,被誉为“百里画廊”。
这里的唐河水流变得缓慢、水面变得更加宽阔、水质变得更加厚重。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一方水土滋润一方风景,伴随着弯弯曲曲的唐河,清清的河水与两岸山川相融,南面是苍茫绵延的峰林,记者乘车在河边的林子里穿行,风景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真是“水从脚下过,人在画中游。”
河流岸边是绿树掩映的村庄和绿油油的稻田,这一带的稻米在清代曾做为“贡米”进献紫禁城,有“北方小江南”之称。
河流缓慢沉淀的原因使得此地盛产远近闻名的唐河彩石,唐河彩石质地优良、色彩斑斓、型质纹色韵俱佳,被誉为“河北第一石”。
“百里画廊”中,唐河漂流运动为人所乐道。这里的漂流运动自2004年开始兴起,已经有十几年时间,吸引了周边县市以及京津等地的许多漂流爱好者前来“一漂为快”。白合镇漂流旅游中心是交通最方便,食宿最方便,漂流线路最刺激的河段。该河段漂流有三大特点,一是水量最大,唐河上游无数的分支泉水汇集于白合镇段流入西大洋水库,常年不断流。二是水质最干净,该河段所处西大洋水库保护区上游,经过源头几百公里的沉淀和河沙的净化,到达漂流旅游中心时已达到饮用水标准,是保定市评定的二级水源。三是天然急流最多,线路最长。盛夏时节,漂流运动不仅带来了紧张、刺激,还是消夏、避暑的好方式。在向导的带领下,记者登上漂流筏,亲身体验了漂流的紧张与刺激。在这里,唐河水流时而湍急、时而舒缓,两岸绿树成荫、灌木丛中蛙声与鸟鸣连成一片,岸边洗衣服的村妇悠闲的哼着山歌,形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山川美景图……
沿岸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唐河流域文化,这里有杨六郎曾驻守过的倒马关,有雕刻精美、艺术造诣深厚的北宋卧佛等人文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的文化圣地。
记者走访了唐河流域内唐县县城西北75公里的倒马关村的倒马关遗址,这里自古即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要口之一。倒马关亦名倒马固关。名“倒马”,相传是北宋杨六郎在此统兵御辽,因被山石夹住马腿而退兵之故。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山路险峻,马为之倒因名。”自古以来,倒马关就是军事重镇,山势险峻,最为陡峭,石径逶迤,沿途九曲,控扼要地,而绝壁崇冈,仰观万仞,巨川深汇,俯瞰无涯,上下二城,相为表里,历代均设重兵驻守。
爬上高耸陡峭的倒马关,唐河之水和周边山势尽收眼底。倒马关原有上下两城。上城,亦称上关,即现在倒马关西北2公里处的上关岭上,三面环水,地势险要,有城墙十里,岭下设三道水关门,易守难攻。因为上关地面狭窄,后在东侧桑园村修筑了下城,亦称下关。下关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据《畿辅通志.疆域图》记载,倒马关以西有条长城,北至涞源与唐县界山,南至大茂山涞源、唐县、阜平交界处,中有唐河穿过,为倒马关的防线。现在,只有小段的长城遗存。
唐河流域内的白合镇还保存有河北省现存最大的卧佛造像―――卧佛寺摩崖石刻。卧佛寺摩崖石刻位于白合镇柏山村卧佛寺水库溢洪道正入口处的硅质灰岩峭壁之上。大卧佛像保存完整,仅腿部微残,小型坐佛大部分面容被毁,少数小佛像被钙化膜覆盖,模糊不清。摩崖石刻已清理部分南北长16.7米,高3米,北端为一天王直立像,天王像南侧为以卧佛为主体的摩崖龛群。大佛龛呈横长方形,长4.97米,高2米,龛内下方为释迦牟尼涅??像,头北足南,右肋卧,长4.5米,比例匀称,腿部微残,左手并拢平放在左胯上,手指残缺。卧佛头枕右手,面目丰润,双目紧闭。佛的头顶部有一造像双手合十;足部一像双手叠放,卧佛身后为十大弟子半身像,表情悲痛,形态各异。刻画了对释迦牟尼涅??时的肃穆、悲伤景像。龛内最上层还有一排坐佛造像,共18尊。卧佛寺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6年),涅??经变相中刻画的众弟子,形象生动,形态各异,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是我国北方,尤其是宋辽连年征战的唐县地区极为罕见的大型北宋石刻群。
  历史名山积蕴厚重
说起“五岳”中的“北岳”,我们都知道是山西浑源县境内的恒山。然而,在唐河流域内唐县县城西北75公里的石门乡境内,唐县、阜平、涞源三县的交界地带,有一座“古北岳恒山”,就是大茂山。记者走访这里的百姓时,他们都说:“我们这里才是真正的北岳,也只有到过我们这里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做恒山积雪。”百姓口中的“恒山积雪”说的是唐县的古八景之一,因山顶气温很低,如遇寒冬时节可能会有积雪而得名。大茂山作为古北岳恒山,自古就是历史名山。《太平御览》说,大茂山,恒岳之别名。《汉书》中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定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衡山为南岳,恒山(大茂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因避汉文帝刘恒名讳,把恒山改名常山,今统称大茂山。自虞舜帝以下,帝王祀北岳均在今大茂山,一直到清代顺治十七年才改为如今在山西浑源县境内的恒山。
大茂山是道教和佛教的圣地。春秋时期,名医扁鹊之师桑君成道于此。汉武帝在这里埋下玄玉,祭祀上天。道教视这里为神仙所居,称其为三十六洞天的第五洞天,名曰总玄洞天,现在山顶还有北岳庙、关帝庙等庙宇。东晋中国十大名僧之一的释道安,于公元354年率500信众至此建寺修塔,传教说法。相传古时有72座佛教庙宇,后因战乱遭到破坏,但现在寺观的遗迹仍随处可见。这里还是历代的战略要地,春秋战国时期,曾为燕、代、中山和赵国的界山。中山国(国都定州)、北齐及明代均曾在此修筑长城。
记者徒步攀爬到了山顶,在这里,气温明显比山下低了好多,放眼望去,整个山脉奇峰林立,千沟万壑;万亩原始森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跑马梁上花草繁茂,如塞上草原一般。晴日里,远望唐河,河川风貌尽收眼底。
古时候,唐河从唐县出山,河道屡经迁徙。《史记》中记载,“魏文侯使乐羊灭中山,盖其故城中山所造也,故城得其名。”唐河就从乐羊城出唐县入望都界。但唐河主流于明清时期改道,从西大洋曲折南下,经下素、伏城、岸下或钓鱼台入定州境,经望都、清苑、安新汇入白洋淀。
记者在走访路上深深感受到了唐河唐县段文化的魅力,这里文化积淀丰厚,历史遗存遍布,所形成的文化特征鲜明而独特,深深被这样的魅力所折服。对于底蕴深厚的唐河历史文化而言,我们所能记录和刊载的不过是凤毛麟角,即便如此,也能让读者从中管窥到唐县境内唐河历史文化的精彩,我们将继续走访、挖掘,为读者带来精彩的报道。
唐河“百里画廊” 唐尧塑像 大茂山山间的寺庙 两岸宽阔的“青纱帐” 沿岸风光  宋代卧佛  河道中间的沙洲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