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勇)“定州秧歌戏下乡巡演、定州秧歌戏展演、子位吹歌展演……”今年以来,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先后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让广大群众再次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我市文化底蕴丰厚,文化名人辈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作并留下了大量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定州秧歌就是我市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定州秧歌源头是古时候的民间小调,后经宋代文学家苏轼整理并流传了下来。传统戏有《双锁柜》、《老少换》、《王小赶脚》、《借鬓鬓》、《借女吊孝》、《王妈妈说媒》、《杨文讨饭》、《杨八姐游春》等武打戏和现代戏。2006年,为使这一文化瑰宝得以有效地传承和发扬,经过市文化部门的精心运作,定州秧歌正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州秧歌、子位吹歌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方案。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方案出台后,广大秧歌艺术爱好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国军秧歌艺术团、兴定秧歌剧团、兴华艺术剧院、定州秧歌剧团、根庆秧歌剧团等多个民间艺术团体先后成立,并创作出了大量喜闻乐见的剧目,为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定州秧歌得以继承和发扬同时,子位吹歌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起来。子位吹歌是我市一种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因其发生、发展的中心地理位置于子位镇而得名。2008年,为传承这一民间文化瑰珠宝,我市着手开办子位吹歌学校,吹歌大王张二民和全国第三代非遗项目传承人王如海等一批吹歌传承人积极响应,迅速投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经过一年多来的辛勤努力,115名9至12岁的小学员逐渐羽翼丰满,逐步走出校门开始秀艺。
“没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6月12日是全国第5个文化遗产日,为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我市文化遗产现状,普及文化遗产知识,提高保护意识,来自子位吹歌艺校的38名学员用倾情演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过往群众驻足欣赏。刘大妈高兴地说:“定州秧歌是我市丰厚文化的代表,能传承下来实属之易。今天,看到了一群来自子位镇的小吹歌手,心里非常激动。衷心希望咱们定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发扬光大,为中等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据了解,截止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省级4项,保定市级6项,为挖掘、传承和保护丰厚的非特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明、丰富人文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凝聚精神力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