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我市每年斥资200万建四大水利支撑惠民生

时间:2011-06-29 17:52:42  来源:  作者:

本报讯(通讯员 王伟星 记者 王登强)记者从水利部门获悉,“十二五”及2020年前,我市每年安排不低于200万元的资金用作水利前期工作经费,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大现代水利支撑体系普惠民生。
据介绍,我市属水资源短缺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为1.234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02.9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二十分之一。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水利设施支撑压力、水资源保障压力、水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刻不容缓。为此,我市把水利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以水资源、水工程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全市将基本建成工程配套、功能完备、管理先进、满足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要求的四大现代水利支撑体系。
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唐河、沙河、孟良河3条主要行洪河道防洪能力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市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至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十二五”期间,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基本完成唐河、沙河综合治理,开挖疏浚骨干排涝沟渠,低洼地区排涝标准得到提高。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尽快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完成南水北调配套干渠工程建设,实现年外调入境水量3300万立方米。“十二五”期间,全市总用水量控制在3.9亿立方米以内,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4,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94.13万亩,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27%,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基本建成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体系。城市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控制,严重超采区状况得到明显好转;“十二五”期间,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通水后,逐步关闭受水区的城镇自备井,基本完成城镇水环境治理。
基本建成水利科学发展的现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基本形成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建成水利信息化支撑系统。“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水价机制。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