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庄稼地里走出来的农民作家

时间:2012-12-13 15:48:25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王建强
人物名片:杨江敏,1954年12月出生于西城区夏庄子村,农民作家,保定作家群第三代作家之一,省散文协会常务理事,省作家协会会员,保定市作家协会理事,市作家协会主席。他的小说曾被《小说月报》、《作家文摘》、《小说精选》转载,多次获得国家、省级文学奖,保定市“五个一”工程奖,执笔编剧的电影故事片《晏阳初》已在国内外发行,并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1986年,杨江敏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酒魂》,在保定市公开发行的《小说创作》上发表,这个刊物的前身是《莲池》。这篇作品当时获保定地区文学一等奖,让他与文字结缘,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
杨江敏作为一名地道的农民,却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几十年来,他或务农、或打工,一直在坚持写作,终于梦想成真,先后创作和发表了总计几十万字的几十篇各类文学作品,被称为“打工作家”。种地打工不放笔
少年时代,杨江敏酷爱读书。农村的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往往都是用来买零食,杨江敏却一毛毛地积攒起来,步行到县城书店买书。
杨江敏十四岁就开始参加生产劳动,干完繁重的体力活儿,闲暇之余,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为了打发苦闷和闲暇,他从田地里回来后,就靠看书度过漫漫长夜。为了满足读书的渴望,他想方设法搜罗到了许多文学作品,如饥似渴地品读。
在和一个高中毕业生一起浇地的十几天的时间里,这名高中生给他讲解了许多文学书目,尤其是所讲的《红楼梦》,对少年杨江敏启发很大。他被名著的情节和人物所吸引,当时就想把生活的实际写出来,写一写身边的人和事。
市文联成立后给他带来了文学创作新机遇,多次参加文联举办的讲习班,让他对文学的热爱越发痴迷,吃饭、劳动也在琢磨着文学创作,一篇篇作品在农家的炕头上写出来。文学造诣露头角
万事开头难,只要肯攀登。1987年他创作的短篇小说《阴阳界》发表,特别是短篇小说《獒儿窑好汉》在当年9月份的《河北文学》头条位置发表,引起了省作协领导的关注,这篇作品还获得河北省短篇小说奖。同年11月份带有魔幻色彩的短篇小说《午夜铃声》在河北文学青年专集发表,当时的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冲写了当期评介。为此,河北文学院和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专门为他召开文学研讨会,时任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庆田在河北日报撰文,称赞他是“闯进文坛的庄稼汉”,并被河北文学院吸收为学员,到省半脱产文学创作班学习,使他系统地得到了“学院派”文学创作培训,逐渐成长为河北省有一定知名度的青年作家。
在小说创作之前,他以诗歌创作开始自己的文学之旅,《雪地春潮》、《春回曲》等组诗在《河北文艺》、《青年文学》上发表。
生活的重担,并没有磨灭他的文学创作之火。十几年来,他曾经干过建筑工,在车站开过机动三轮车,也当过村干部,但文学创作是支撑他走过生活困境的动力,因为他觉得做好文学创作生活才有意义。他以市河北梆子剧团为背景创作的短篇小说《小世界》,在《小说月报》转载后,上海复旦大学文学系决定录取他进作家班学习。但是,为了养家糊口,他放弃了这次学习机会,把微薄的收入投入到了孩子们身上。如今,杨江敏的两个孩子都非常优秀,女儿现在是河北大学的副教授,儿子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之后,先后在多家影视公司工作。
在电视台当临时工的十年间,让杨江敏的视野更宽广,他用一个真实案件创作的单本电视剧《明月作证》(上下集),就是他当时采访创作的,由保定作家群影视中心拍摄后,在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文学创作无止境
2010年春天,杨江敏以我市文化名人张寒晖为题材,开始主笔创作红色爱国主义抗战题材电影剧本《张寒晖》。他深入到东亭镇西建阳村,找到张寒晖的孙子张满囤,与他签署了创作授权协议书,收集资料,日夜创作。今年10月,电影《张寒晖》在我市开机,明年上半年公开上映。影片将申报省、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杨江敏创作的长篇小说《我们走在春天里》近日入选省作家协会公布的2012年重点创作选题扶持项目名单。该书以农村改革为背景,讲述了新老两代农民工成长的经历,生动展现新一代农民工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金钱、爱情、城市现代生活的解读方式和对人生理想的坚守。今年被列入河北省作协重点创作选题扶持项目的仅有10项,其中长篇小说3项,保定市占2项,《我们走在春天里》是其中之一。
谈起多年孜孜不倦的文学创作之路,杨江敏感慨万千:“对于我来说,文学创作不仅是爱好,更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但没有止境,我将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文化素养,用手中的笔讴歌现代新生活,写出更多的好作品、大作品。”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