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惠英周永关注弱示群体奉献社会爱心
“这是报社吧?”5月6日下午,一位特殊客人敲开了本报社会新闻部的门,“扑通”跪在地上请求记者帮帮患病的女儿。随后,他向记者讲述了四、五年来给女儿治病的坎坷经历。当这个庄稼汉子把一沓沓诊断病历相继展开,记者的心与病痛中的小女孩紧紧连在了一起,愈加地沉重起来。
“女儿患了‘怪病’”
这个满脸沧桑的庄稼汉子名叫李堂,现年35岁,是息冢镇东甄村人。他与母亲都患有精神分裂症。2004年,李堂与妻子相识结婚,并于第二年生了一个女儿。看到女儿漂亮伶俐,便给女儿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朝瑞,预示朝气和祥瑞。然而,小朝瑞的出生并没能给家庭带来好运。孩子从小就体弱多病,不得不四处求医。小朝瑞长到4岁大时,在我市医院查出右手和双腿关节多处患有骨瘤,随后辗转各地多家医院做了去瘤手术后,手臂仍不见好转。为了方便女儿上学和就近治病,李堂夫妻俩把小朝瑞留在了石家庄市南简良小学读书。2012年,等7岁的小朝瑞放了寒假,夫妻俩再次带她到北京儿童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为:右臂右侧尺桡骨多发骨软骨瘤;右侧肘关节及腕关节对位不良;右侧尺骨短等。
“医生阿姨,开始手术吧,我不怕!”今年2月份,刚刚过完春节的小朝瑞返回省儿童医院开始接受手臂尺桡骨矫正手术。手臂需要钉上十根钢针,每天为了防止钢针感染,要对钢针进行消毒,而且还要旋拧4次螺丝对尺桡骨进行矫正。手术17天后,小朝瑞一切状况良好,李堂便带着女儿回到了定州老家。
然而,屋陋偏逢连夜雨。就在小朝瑞出院后的第5天,却发觉双腿各关节疼痛了起来,重时汗水都打透了衣衫。“这是咋回事,胳膊不痛了,怎么腿又接上了?”李堂夫妻俩刚放下的心又悬到了嗓子眼儿,赶紧带小朝瑞到本镇卫生院看医生,结果诊断为白细胞偏高。“孩子不会又得了白血病了吧?”夫妻二人不敢多想,再次带女儿赶到北京儿童医院进行复查,等做过骨髓穿刺后证明未患有血液类疾病,小朝瑞再次住进了河北省第二医院。目前,医院正对小朝瑞按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治疗。
“女儿急需治疗费用”
当得知一个年仅8岁、原本应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孩子,却过早地饱尝了人生如此巨大、反复的病痛折磨后,记者不仅为小朝瑞的不幸遭遇心痛不已,更为她的坚强毅力所折服。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多次要求跪在地上讲述女儿病情的李堂坐到椅子上,而这个身体消瘦、穿着朴素的庄稼汉子却充耳不闻,更加见证了一位伟大父亲渴望救治重病女儿的真爱亲情和誓不言弃的执着。
记者了解到,几年来,小朝瑞在各地医院往返住院治疗,各种医疗花费已达到了8万余元,而且手臂上的钢针因为要9个月后才能取下,期间要消毒、复查,并且今后还要连续进行3至4次手臂矫正手术,总费用还要十万多元,走投无路之下的李堂想到了媒体,这才来到报社进行求助。
采访结束时,记者建议李堂去本村、本镇和市民政局寻求资助时,这位庄稼汉子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拿出小本子记了起来。临出门,他深深向记者鞠了一躬……
爱心电话:(本报)2587000(李堂)15373835843李堂向记者讲述女儿右臂钉着钢针的X光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