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浓墨重彩绘就乡村美丽画卷

时间:2014-04-16 09:37:37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刘杰
宽阔整洁的道路,翠绿挺拔的垂柳,构成一幅乡村生活的美好画卷;农家小院里传来的欢声笑语,洋溢在村民脸上的幸福笑容,诠释着这里乡风淳朴的宜居生活,这美丽的村落就是被省委评为“美丽乡村”的周村镇前屯村。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启动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结合实际,我市以36个沿高铁村、42个沿高速村作为2013年度改造提升重点村,全力打好攻坚战。共累计清运垃圾62万方,清庭院1万多处,清残垣断壁510处,清除非法标语广告4万多处;建垃圾填埋场55个;投资8000多万元修建乡村道路200多条、370公里;投资6000多万元,实施民居改造3007户;投资850多万元对民居墙体喷刷保温水漆132万平方米;铺设饮水管道150公里;改造厕所600多个、厨房5000多个;完成村庄绿化面积3100多亩,基本完成了改造提升任务,实现了“洁、净、亮、美”目标,培树了4个“美丽乡村”参评村,我市被评为美丽乡村先进县(市)。在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观摩会上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获得省检查组的一致好评。实施“一把手工程”一村一策显特色
为确保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取得实效,让农村呈现出“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现代农村风貌,我市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赵志栋任政委、市长李军辉任总指挥、市委副书记周胜会任副总指挥的指挥部,下设专职办公室,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党政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具体工作中,抓好“三个深入”,即深入一线摸实情,深入一线定任务,深入一线抓推进。根据我市“高速”、“高铁”线长、村多、村大的实际,不搞“一刀切”,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抓落实。抽调近百名精干人员,深入到有典型意义的5个重点村逐户开展调查,走访农户1万多户,梳理群众意见6个方面120多条,确定了“因村而异、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梯次推进、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用一周时间走遍了36个沿高铁重点村,认真听取农村干部群众意见,逐村查看村容村貌,逐村分析研究,现场确定改造提升方案和建设计划。方案通过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挂账,专项改造资金立即拨付到村,有力推动了改造提升行动向纵深开展。
为强化市级主导、乡镇主角、村级主体三个作用,市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负责协调调度、督导推进,每名市领导和相关部门分包1-2个村,每个乡镇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抽调108名市直部门机关干部驻村帮扶,与农村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各村工作任务制作成公示牌,明确责任人、工作目标、标准和完成时限,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实施三项新机制千方百计解难题
针对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任务重、投入大的实际,我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破解难题。
建立稳定投入机制。整合涉农资金1.5亿元全部用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动员社会力量捐助2000万元,群众投劳6万人次,共建美丽家园。创新资金投入方式,筹建农村面貌提升投资担保公司,利用杠杆效应,放大资金投入。坚持“一分钱掰两半花”的理念,对各村的每一个项目都逐一明确资金数额,由市纪委、审计、财政等部门组成专门审核组,全程监督资金使用,确保专款专用。
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对首批参与民居改造的农户给予全额财政补贴,第二批给予补助改造费用的1/2,充分激发了乡、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建立督导考核机制。成立由市纪委牵头,市督查局和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项督导考核组,按照工作目标台账,不定期巡回督导检查,对项目建设进度、质量,每周一通报;将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列入乡镇年终考核重要内容和干部实绩档案,奖优罚劣;对成效特别明显,被省评为“美丽乡村”的村支部书记,直接列为享受参照公务员待遇考察人选。
今年,我市将继续下大力抓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在做好78个“重点村”扫尾工作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26个重点村和1个中心村建设,全力打好486个村的乡村道路、农村低压电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3个“三年攻坚战”,分期分批抓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确保全市农村面貌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让我市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干净、整洁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走进千家万户。
(压题片:西坂幸福新村。记者白永民摄)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