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六旬老人桑梓情深身残志坚爱心助人

时间:2015-01-04 10:26:52  来源:  作者:

记者杜宪见习记者康荣昊
“乡亲们,注意啦!咱村有80岁以上老人的农户,快到村里的便民超市领取大米和鸡蛋,亚起回来看大伙儿了……”一大早,号头庄乡吴家庄村的广播喇叭就热闹起来。
在吴家庄村,乍一提起“吴亚起”的名字,几乎没几个人知道。但是,如果说到那位每年清明返乡祭祖的“大孝子”,那可就家喻户晓了。
今年62岁的吴亚起,出生在吴家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大概在3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长到五六岁了,看到别的孩子们到处跑,当时心里挺难过,感觉自己比其他孩子少了很多东西。”吴亚起淡淡地笑着说,“等长大了,渐渐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无法改变,埋怨上天也没用,只有用努力和勤奋改变自己的命运。”
吴亚起的父母常年在天津市工作,因此幼年的吴亚起就一直跟随奶奶生活。而他的身体状况,也让奶奶对他倍加疼爱,祖孙俩的感情非常深厚。等到年龄稍大一些,吴亚起便跟随父母来到天津市生活,但他每年都多次回老家看望奶奶。
成年后,吴亚起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正式成为天津市电子电力电容器厂的一名普通工人。然而,像他这样的残疾人想在工厂立足,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他因此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很快便成了车间的一位技术能手。后来,他有了美满的家庭,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然而,他的命运似乎注定与众不同。1990年,因企业运营情况不好,正值壮年的吴亚起下岗了。当时正值企业破产下岗高峰期,即使肢体健全的人都很难再就业,更何况残疾人。可好强的吴亚起并没有气馁,凭借着多年娴熟的手艺和一副热心肠,吴亚起背起工具包,从附近的居住小区入手,用天生不服输的倔劲儿走街串巷,入户修理家电。寒来暑往,这一干就是20年!
2006年,吴亚起的爱人总感觉累。因为妻子是学体育的,向来身强体健,一年到头也不感冒,一家人都觉得她是教课累的,也就没太在意。直到吴亚起发现,妻子的精神头儿越来越差,连每天雷打不动的户外锻炼也懈怠了,这才说服妻子去医院检查。“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到结果出来,全家人都惊呆了。这时,一向坚强的吴亚起再也扛不住了:弘扬文明新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大世界杯”月评定州好人“46岁,她才46岁!为什么命运总要考验我呢?”
从此,吴亚起默默地打起精神,陪妻子开始了每周去医院检查、输血、再检查的日子。
“开始,10天输一次血,一袋血小板1500元。后来,病情严重到每次要输两袋血,这意味着,10天就得花3000块钱!”吴亚起感慨地说,“如果是自己掏钱,每月零零总总地加起来要花2万元,幸亏有民政部门的同志及时上报,帮我解了燃眉之急,再加上国家的政策好,我们这种病属于特殊救助范围,国家负责全额报销,这才让我们这个小家庭燃起了新希望。因为没有经济上的负担,妻子才得以多陪伴了我和女儿4年……”
经历了下岗、创业、丧妻等一系列的困苦和波折,坚强的吴亚起却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0年,妻子去世后,他总想着要做些什么来回馈社会。虽然现在家里还有几万元的外债,而他每个月的退
休金也才1900元,但吴亚起总是觉得,社会上还有比自己更需要帮助的人!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家乡那一片热土,那一方人。
十斤大米、五斤鸡蛋,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或许算不上什么,但对村里38位80岁的老人们而言,却是这个寒冬热乎乎、暖心窝的牵挂。
“亚起身体有残疾,这么多年在外地赚钱不容易,他家里也并不富裕,我们领这些东西,心里头真是过意不去……”村里82岁的老人吴增顺说。
“从天津到定州,都62岁的人了,还每年坐着公共汽车回家祭祖。都说‘拜佛千里去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亚起就是我们村的模范!”村党支部书记吴冠欣对吴亚起的善举孝行竖起大拇指。
“我做这些真的没啥,就是想感谢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吴亚起憨厚地笑着说,“我生活上没什么困难,能靠自己的双手帮助别人,感觉很快乐。只要条件允许,我每年都会回家看望村里的老人们,尽一份自己的心意。”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