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古城恢复征迁工作先进个人北城区党委副书记刘俊荣
记者闫韶红
“我们要经常对租住在外边的被征迁户进行回访,关心他们的生活,尤其是冬天用煤取暖的居民,要提醒他们预防煤气中毒。”日前,记者见到刘俊荣时,她正在北城区东大街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布置近期工作。作为北城区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古城恢复改造工作的原区片负责人,她依然牵挂着被征迁群众的冷暖。
2013年7月,我市古城恢复征迁工作全面展开,刘俊荣负责的第一小组征迁户主要集中在操场胡同一带。前期征求群众意见阶段结束后,入户评估工作正式开始。刘俊荣带领评估人员刚一进社区,就遭到部分被征迁户的围堵和非议,因而无法正常开展评估工作。当时,正是夏天最炎热的时候,刘俊荣不顾白天奔波的疲惫,连夜召集社区干部研究工作方法。刘俊荣认为,古城恢复征迁工作,能立竿见影地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只要真心实意的为被征迁户着想,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大家一致认为,老干部、老党员们一定会支持征迁工作,因此他们首先找到了退休干部王树歧。不出所料,王树歧不仅自己支持征迁工作,还做通了孩子们的思想工作,一大家子4处房产很快完成了评估。趁热好打铁,刘俊荣带领社区干部起早贪黑地挨家挨户做工作,5天之内,100多户居民纷纷同意评估。
征迁工作有时一波三折,困难和阻力随时可能出现,不签安置协议和签了协议不搬家是常见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刘俊荣和队员们一起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她发现,出现这些情况大致分四种原因:一是房产、宅基地有纠纷;二是住房有实际困难;三是经商户找不到新的经营场所;四是租房户和房东有纠纷。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50多岁的居民李会英是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她的丈夫还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属再婚重组家庭,3个子女经济条件都很差。其原居住面积130平方米,要求置换一大一小两套房却不符合条件。但拆迁后明显无法安置一家五口人。刘俊荣对群众的困难感同身受,她四处奔波,多方协调,终于为李会英家解决了一套廉租房,一处临时居住的闲置房,还协调有关部门为闲置房通电通水。李会英的哥哥深受感动,主动送给她20平方米拆迁面积。经多方努力,李会英一家人的安置问题妥善解决了。李会英逢人便说:“俺相信刘书记,她是真心帮俺们困难户解难题,俺一定支持拆迁。”
作为一名女性基层干部,在征迁工作期间,刘俊荣却常常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位母亲。每当经过定州中学时,看到大门口众多送饭的家长,她才想起自己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她多想为女儿送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尽管工作地点紧邻定州中学,可是征迁工作紧张繁重,她连等在学校门口看女儿一眼的时间都没有……
多少次披星戴月,多少次风雨兼程,多少次步履匆匆。300多个日夜奋战,终于结出了“硕果”―――刘俊荣带领的第一小组在古城恢复征迁工作中第一个全部登统评估,第一个全部签订安置协议,第一个全部完成拆迁扫尾工作。如今,每每走在中山路上,看到古城恢复改造工程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刘俊荣的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畅快,因为这里洒下了她辛勤的汗水,寄托着征迁户美好的愿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