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张玉凤
2月25日,是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在感慨假期过得太快的同时,不少人也计算了一下自己的春节花销。购买年货花了多少钱?吃喝花了多少钱?人情来往花了多少钱?对于明年增收又有什么打算?记者采访了3个家庭,他们晒出了自己的春节账单,畅谈新年新希望。
农民之家:农村过年花销不大
西城区南会同村村民庞跃庭,全家一共3.5亩地,5口人,现在除了小女儿还在上学外,另外两个孩子都已经参加工作。去年,全家种地和打工的总收入有4万多元。
春节支出:买衣服3000元,买食品800元,串门礼物500元,给孩子们发红包500元,买鞭炮300元,总支出5100元。“今年,我们家买衣服花的多了点,不过我们农民家庭一般过年也就这样,平均支出五六千元。当然也有花费大的,要是玩点麻将啥的,那可就没法算了,但毕竟是少数。”
谈到今年的打算,庞跃庭笑呵呵地说:“也没有啥具体打算,平时我和孩子们不在家,家里的几亩地基本都是我老伴儿在照料。所以,今年就想把家里的两亩地种上杨树,这样我老伴儿也能轻松些,而且听说种树的收入比种粮食收入也高,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工薪之家:人情往来负担重
王女士夫妻二人都在北京上班,年收入30万元,一家三口过得十分幸福。“在老家人眼里,我们挣得不少。但是花销也大啊,我们一家在北京打拼,到现在还是租房住,每月单房租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年2万多元,再加上孩子上学的费用,乱七八糟地加起来,每年能剩下一半儿就不错了。”
据王女士介绍,她家春节期间买衣服花费2500元,买食品1200元,鞭炮500元,串门送礼3000元,给小孩子发红包1200元,串门车费800元,支出合计9200元。
“回到老家除了买年货,就是人情往来花销大些,我们一年到头不回家,也就春节有时间,不说给家里老人的礼物,就是亲戚朋友间送礼也不能太寒酸啊。”对于今年,王女士也有新的打算,“我们正在攒钱买房子,出门在外没有自己的房子,总感觉心安定不下来。今年看看情况,如果有合适的就买下来,就在北京安个‘家’。”
商户之家:新年增收信心足
家住西城区的李先生夫妇在博陵市场对面经营着一家小旅馆,年收入8万元,他家有4口人。“两个孩子正在读书,花销比较大,每年收入的8万元,到头来能剩下三四万就不错了。”李先生说。
问及春节的开销,妻子张女士笑了。她说:“今年春节花的比较少,走亲戚花了1000元,给小孩发红包500元,买点糖、水果、茶、鞭炮啥的总共花了差不多800元。衣服啥的我们没买,平时穿的也不错,没必要非买新的,就给俩孩子花600元钱买了新衣服。今年春节,总共就花了3000多元。”
说起今年的打算,李先生信心十足。我们家的旅馆算是老店了,从父辈就开始经营,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主要经营对象是一些走街串巷的小买卖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也得跟上。所以,前两年我们把店重新翻盖了,店里也进行了装修,变得更舒适卫生了。旅馆不大,平时也有淡旺季,我妻子一个人也能忙过来,所以我就在外边又找了份工作,这样我们两口子的收入加起来更多些,相信今年的收入会比去年多。
记者手记:甲午骏马奔腾去,乙未吉羊迎春来。尽管西历通行于中国已逾百年,但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在追求温饱的年代,只有在过年才能穿上新衣、吃上鱼肉。时至今日,经济发展了,温饱不再是问题,但行情看涨的物价、红包、拜年礼,依然常常会耗费大量的金钱。其实,我们换种过年的心情,远离春节高消费不是难事:不以物喜,够用就好;不求面子,自然就好;不图浮华,舒适就好……只要心情好、气氛有,节俭一些,一样精彩过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