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晓红)去年,市委、市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入手,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工程倾斜,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温暖到每一个角落。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用于民生支出35.4亿元,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91.9%。
鼓起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我市按照促增长与惠民生相结合的原则,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对民生的保障和支持力度。去年,投入资金75362万元,保障公教人员工资正常发放;积极落实公务员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提标政策,使公教人员收入水平大幅增长;调整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负担部分由5%提高到9%。
当好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为更好地保障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市财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认真把握各层次教育发展特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筹措资金22997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助学金补助、中职免学费、幼儿园改扩建和校安工程建设资金。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做雪中送炭之举,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是市财政不断奋斗的目标。2014年,我市筹措资金79411万元,落实了各项社会保险资金,及时拨付企业军转干部解困资金2162万元,再就业资金1855万元,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待遇落实;支出19356万元,全面落实各项社会福利救助政策,保障了优抚、五保、低保人群和孤儿的基本生活;筹措资金3757万元,保障廉租住房补贴发放及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需求。
撑起百姓健康“保护伞”。医疗是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公共财政义不容辞的责任。市财政牢记责任,大力增加卫生投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支出13300万元,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医疗条件;支出38369万元,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医疗救助财政补助和大病保险报销政策,切实缓解了城乡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财政投入普惠农民。我市注重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导向作用,将财政预算支出重心向农村倾斜,规范项目管理,形成多元化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格局。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业保险、农机购置、农业良种等强农惠农资金19684万元;支出资金23058万元,支持农业生产、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一事一议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