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程文昭张春红
走进东亭镇翟城村,眼前是整齐的房屋,宽敞笔直的街道,生机盎然的绿树红花。路边树下,有几位老人在聊天,不远处的儿童正嬉戏玩耍,呈现出一派和谐悠闲的景象。
然而,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不会忘记,75年前,惨绝人寰的“翟城惨案”就发生在这里。日寇暴行罄竹难书
“我们翟城村是我国近代村民民主自治的第一村,也是我国创办最早的村级女子学校的所在地。早在民国初年,我们村就开始推行村民自治,被定为‘模范村’。当年,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就是在这里推广平民教育的。”说起翟城村的光辉历史,村委会主任刘忠起很是骄傲。
基于当年的翟城村文化底蕴深厚,所以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八路军较早在这里发动群众、发展党员,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村里的共产党员、民兵经常参与破坏公路、割电线等对敌斗争。村民的积极抗争,遭到日本侵略者的仇视。
1940年7月6日拂晓,日寇纠集安国、博野、蠡县、定县、曲阳5县的日本鬼子、特务汉奸共500余人,包围了翟城村,将全村2000多村民赶到翟城村东的小学,用枪强迫男女村民分站两边。同时架起两挺机枪,分别对准人群,逼问谁是村干部。面对敌人的淫威,广大党员群众临危不惧,气急败坏的日军用机枪向人群中扫射,当场杀害村民38人,制造了“翟城惨案”。幸存者记忆血泪斑斑
岁月流逝,逝者如斯。然而,历史却无法忘却。在村委会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翟城惨案的幸存者、亲历者―――韩砚科和米庆意。
韩砚科今年已是84岁高龄,老人肺部做过手术,说话有些吃力。可当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老人的心情依旧悲愤交加,声音也骤然提高,挥舞着满是皱纹的双手,向记者描述当年的情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不能忘记那一幕。那是农历的六月初二,那天我娘正准备把牲口牵出来,我爹要去浇地。天刚蒙蒙亮,我们从门缝看见,日本兵们正挨家挨户敲门,外面的枪声、哭喊声响成一片。后来,就有人使劲撞我家的门,让我们去村东的小学开会,我们赶紧就往外走。”当时,村里已经火光冲天,大人带着孩子们被鬼子驱赶着。“我们刚走到胡同口,就看到贺高他爹被打死了,横躺在血泊里……”回忆着当日的惨景,老人激动地浑身颤抖着。
据两位老人回忆,村民陆续被赶到小学后,日本侵略者用枪强行让男人站在影壁墙东面,妇女和儿童站在影壁墙西边。“日本鬼子太残忍了!那天鸿杰他奶奶抱着还没满月的孩子在影壁边上,鬼子见她走来走去,以为她要逃跑,一枪就把她打死了,嗷嗷待哺的孩子在她怀里大哭。”86岁的米庆意老人悲痛万分地说。
村民们都到齐后,鬼子就架起了两挺机枪,分别对准男女群众。“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两挺机枪用雨布盖着,刚抬进来的时候,大伙儿都以为是铡刀,结果掀开一看是机枪。大家一下就乱了,纷纷往影壁后边躲避。”韩砚科说。据老人回忆,架好机枪后,一个日本军官开始哇啦哇啦地训话,翻译官翻译说:“太君叫大家不要害怕,太君是爱护老百姓的,只要你们说出谁是村干部,就统统放你们回去。”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气氛十分紧张。大约十分钟后,日本军官见村民一言不发,立刻拔出洋刀哇哇地怪叫。翻译官说,“太君再给你们十分钟,不说就统统枪毙。”
说着话,日寇将因汉奸告密而被捕的青年抗日先锋队秘书秦全海拉出来审问,秦全海斩钉截铁地说:“不知道!”气得日本鬼子暴跳如雷,抽出战刀将他杀害,妄图杀一儆百。面对敌人的暴行,村民仍然没有畏惧,还是没有人说话。这时,日本鬼子嘶哑着嚎叫,‘统统枪毙,射击!’
紧接着,两挺机枪就朝着人群里射击,人们就往影壁和有树的地方躲。”韩砚科回忆说,子弹射向人群,哭声、喊声、枪声和日本鬼子的狰狞笑声混作一团,老人呼儿唤女,小孩哭爹喊娘……听着老人的哭诉,当时的惨景仿佛就在眼前。
“和我一起的征坡要是还活着,就跟我一般大。那天,他非要跟他爹站在一起,离敌人的机枪只有几步远。最后,他们父子俩死在了一起,等乡亲们把尸体拉回来的时候,父子俩还抱在一块,难以分开……”提起儿时的玩伴,韩砚科满眼是泪。
后来,日本鬼子用枪托连打带推地把躲藏在影壁和树后的村民又集中起来。鬼子军官又怪叫一阵,翻译官说道:“不准乱动,再乱动就开枪,说不出谁是村干部,你们都得死。”几分钟后,一个日本军官走到被打伤的秦路尔面前,挥起战刀把秦路尔的头砍掉。村妇女主任秦淑芳见状,挣脱众人的阻拦,毅然从人群中走出来,妇委会委员朱玉田等人也纷纷站出来,怒斥日伪军的暴行。村民们也都说,自己是村干部。日伪军用枪托朝人群乱打一阵,接着把秦淑芳、米福祥等五人绑到李村店炮楼。此后,米福祥、秦淑芳相继惨遭杀害。当天,翟城村连死带伤达70多人。
虽然遭到了日寇的血洗,可顽强战斗的翟城村人并没有被吓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翟城村人民掩埋好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尸体,继续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
勿忘国耻,永记历史。70多年过去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翟城惨案”都是日寇侵华永远的铁证。在这场惨案中,面对日寇的杀戮,翟城人民表现出的英勇气概和不屈精神,体现了中国人高尚的民族气节,时至今天依然光彩夺目,令人肃然起敬。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