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我市各级“非遗”保护项目达32项

时间:2015-09-09 08:55:29  来源:  作者:

本报讯(记者刘鹏)为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我市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扎实工作,有效保护了一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动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印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以普查线索的收集整理为基础,以未发现或濒危项目的抢救性普查为原则,根据项目分布地域,深入乡镇、村,进行拉网式普查,收集、整理了大量记录手稿、录音、录像等原始资料。通过在张寒晖文化广场举办“文化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发放“非遗”保护知识宣传资料,组织金牛眼药制作技艺、定州缂丝、新宗熏肉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参加第八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等,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2项。其中,定州秧歌戏、子位吹歌、花张蒙道教音乐和金牛眼药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定州架鼓、定州缂丝、邢邑花会、西四旺村龙灯戏、新宗熏肉制作技艺、中山松醪酿造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余22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