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十佳教师”中山东路初级中学教师柴淑兰
任教28年来,她以身立教,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影响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就是中山东路初级中学教师柴淑兰。迎接挑战,做知识的传播者
1986年,柴淑兰踏上三尺讲台,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
“刚参加工作,我就担任2个班的英语课,兼任班主任,接手的班级还是全校有名的差班。那时心里真没底,生怕教不好,耽误了孩子们。”说起当时的情况,柴淑兰记忆犹新。班里纪律差,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得让人无法想象,全班英语平均成绩不到50分。
柴淑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上班没几天就长了一嘴的燎泡。一天晚上,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时,电视里传来了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西天取经不容易,容易干不出大业绩”。这句歌词让柴淑兰为之一振,她从床上一跃而起,“是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无论多难,我都要坚持下去!”
从此,柴淑兰的干劲儿更足了。她把学生们的成绩单全部找出来,并和其他科目的老师沟通交流,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研究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于能够自主学习,但效率不高的学生,柴淑兰指导他们学习方法;对于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她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小组长负责,利用“以点带面、以优带劣”的方法,使学生的成绩在短时间有了较大提升。
从那以后,柴淑兰每天起早摸黑和学生们泡在一起,打成一片,渐渐地便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每逢周末,她还会骑上自行车去家访,一个学期下来,班里的每个学生她都走访了一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届学生毕业时,有两名同学考入了定州中学,她所担任的英语学科在中考中也进入了年级前三名。
因材施教,用爱呵护每个孩子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2004年,柴淑兰调入中山东路初级中学,那时的她教学经验富,对教师工作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他们怎样做人。”在柴淑兰眼里,每个学生就像一块块未经打磨的原石,只要掌握好打磨的方法和角度,他们都会成为一颗耀眼的“美玉”。
学生小泽(化名)非常顽皮,学习成绩差,还经常偷偷跑到网吧玩游戏。“有一次,我偶然在网吧门口遇见他,才知道他经常偷偷来玩。”孩子因玩游戏而耽误学业的不在少数,为了不让小泽继续沉迷于网络游戏,柴淑兰经常找他聊天。经过沟通,柴淑兰了解到,小泽虽然爱玩游戏,但对于电脑常用软件运用娴熟,班上的许多同学都很佩服他。
于是,柴淑兰以此为突破口,每当班里需要打文件或者需要整理成绩单时,就会找小泽帮忙,并且一有机会就表扬他。渐渐地,小泽变得越来越自信,不仅成绩大幅提高,连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改变。“现在,他学的就是计算机技术,还经常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学习情况。”提到学生,柴淑兰很高兴。
对于学生,柴淑兰不仅是一位严师,更像是一位慈母。
七年级的学生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大多第一次离开家,许多因不适应学校集体生活而哭闹。每当这时,柴淑兰就像妈妈一样安慰他们,照顾他们,甚至把他们带回自己家,直到学生们适应学校生活为止。
在柴淑兰办公室的抽屉里,还有各色针线。她告诉我们,这是为方便给孩子们缝衣服准备的。“孩子们在学校时,衣服常常不知道怎么就破了,我就经常帮他们缝缝,渐渐地,针线就成了办公室的常备品。”柴淑兰的语气里,透露着对孩子们无比的怜爱。
勇于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为了适应教育发展新目标、新要求,她除了虚心向同事们请教,还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对新教学手段的应用力。
教学中,她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不是拘泥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大胆摸索,小心求证,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做到了“常教常新”。
“学生们都说,很喜欢上我的英语课。其他老师也经常问我,‘柴老师,你用了什么魔法,让学生们不仅爱听你的课,而且还能把知识掌握得那么牢固?’”柴淑兰笑着说,“其实哪有什么魔法呀,我只是在课堂上与学生多互动,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他们自然学的开心,学的认真了。”
付出终有回报,28年来,柴淑兰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名学生在我市组织的英语竞赛中获奖,她个人也多次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师、保定市优秀班主任、保定市师德标兵、市十佳女教师等荣誉称号。记者张玉凤康荣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