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晏阳初,一个不能忘却的名字

时间:2015-10-23 16:30:02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贾旭鸿张玉凤
人物档案
晏阳初(1890―1990年),四川巴中人,我国近代史上享有盛誉的平民教育家,曾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国际平民教育委员会主席、菲律宾国际乡村建设学院董事长。1918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21年在北京发起并组织大众教育联合会。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1926年,他开设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著有《平民教育概论》《农村运动的使命》等。1950年,晏阳初定居美国,1990年逝世,享年100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当时的定县,乃至全国,曾有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海归博士”晏阳初先生,他领导的“定县实验”,通过“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公民教育救私”的理念,解决了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在定县大地点燃了“平民教育”的熊熊火焰,激发了广大民众学知识、学科技的热潮。“定县实验”,开辟了平民教育先河,创造了平民教育奇迹。今年10月,适逢晏阳初先生诞辰125周年,让我们沿着先生的足迹,掀开尘封的记忆,倾听那段历史的回音,感受那份心灵的震荡。
旧居印象:一次穿越时空的“约会”
10月17日,秋高气爽好时节。记者来到位于中山东路东大街路南的晏阳初旧居。这是一座典型北方风格的民居,砖木结构的房屋、四合院式的布局,古朴典雅、简洁大方。
“晏阳初先生旧居原由东、西、南院及西跨院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米。”市晏阳初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张永辉介绍道。旧居环境幽静,西院青堂瓦舍,是晏阳初先生的生活区,共有16间瓦房,其中北房、南房各为五间,东西厢房各为三间。东院是晏阳初先生锻炼身体、休闲活动的场所。南院西南隅建有卫生间及马厩。西跨院有西房三间,南房两间,是厨房和茶炉所在地。西院南房与西厢房的夹道,安有平门,是分别去往东院和西跨院的通道。
“由于战乱等原因,东院建筑早已不复存在,西跨院也已做他用,现在的旧居,仅存西院生活区的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房五间。”张永辉说,“不过,旧居的影壁特色鲜明,保存完整,从设计风格中便能参悟出晏阳初先生的些许风骨。”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块青灰色的影壁前。只见影壁四角雕刻有灵芝、牡丹的图案,中间雕刻有葫芦、翠竹、荷花、宝剑等图案,构图美观大方,寓意富贵吉祥、高风亮节、文武双修、一团和气。
坐在旧居的石凳上,环顾院中的朱门轩窗、一草一木,似乎穿越到了上个世纪……
“海归博士”:缘何恋上“乡巴佬”
1890年10月,晏阳初出生在四川省巴中县一个四代书香之家。在父亲晏乐全的教育下,他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在他13岁时,父亲把他送到几百里外的保宁府华英学堂接受新学。23岁时,他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香港圣保罗大学(香港大学的前身)。按当时规定,他如加入英国国籍,就可获1600元奖学金。但晏阳初一口回绝,理由是“这对中国人来说,代价太高了”。
1916年,晏阳初远涉重洋,考入美国耶鲁大学,研习政治学与经济学。留学期间,他切身感受到西方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深刻认识到中国的贫穷与落后,立下了“教育救国”的信念。
“一战”打响后,英、法等国在中国招募大批华工赴欧洲从事战场支援。1918年6月初,晏阳初毕业后赴法国北部的布朗,为这批华工提供志愿服务。
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晏阳初为5000余名华工服务。在与华工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感受到华工不识字的痛苦。同时也发现,劳工们不但勤劳朴实,而且有着非凡的热忱与智慧,只是他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才陷入贫困与无知。
华工最需要的一项服务,就是替他们写家书。几乎每晚,都有几十、上百人来找晏阳初,让他帮忙写信。后来,晏阳初灵机一动,与其帮他们写,不如教他们识字。他把华工们最常用的字编成一本“千字课”,作为识字班教材,开始一板一眼地教授生字。
当时的情景,晏阳初晚年时依然清晰记得:“我用石笔在石板上写,他们跟着用右手食指在大腿上画,眼中闪着光,嘴中念着数。那种认真而诚挚的样子,纵是铁石心肠者,见了也会感动。看到他们那么兴致勃勃地学习,而且所学可以马上致用,心里觉得很高兴。表面上看,我在教他们,实际上,他们指点了我一生的方向。”
晏阳初认为,华工营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没有高素质的国民,哪来强大的国家。他下定决心,需要用广泛的平民教育来开发中国民众的“脑矿”,唤醒他们,进而拯救国家。
1920年夏天,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的晏阳初回到祖国,开始试验他的“革心”理想,而其着手之处,就是最艰难、最漫长、而又最难出成效的平民教育。
“定县实验”不会抹去的记忆:一段“来翟城村之前,晏阳初在城市平民教育领域已经摸索出一条路子,他把目光投向农村,是因为他坚信,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最宝贵的矿藏是‘脑矿’,而最大的‘脑矿’在中国。”张永辉介绍说,晏阳初很早就认识到,中国有4亿人民,但目不识丁的文盲超过3亿。当时,英国每百人中文盲有3人,法国、日本有4人,而中国却有80多人。
历史的巧合,总在偶然和必然间交错。那时,定县翟城村闯入了晏阳初的视线。原来,该村从日本留学归来的乡绅米迪刚,已做了不少开化民智的事,如办新学、自治公所、讲演社、图书馆等。1923年,定县大旱,米迪刚在村里提倡打砖井和使用铁制水车缓解旱情,成绩显著。1926年,在晏阳初与米迪刚会面后,确定把翟城村作为平民教育实验点。
“自北京迁到定县,不是地理上几百里路的距离,实在跨越了十几个世纪的时间。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在各方面尽力使我们适应乡村生活,和农民同起同居,千万不能在定县形成小北京!”晏阳初曾立下“军令状”。
在定县时,晏阳初身住农家,衣着粗布,在黑板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农民识字。他还骑着毛驴走街串村搞调研,做宣传,足迹踏遍了东亭区、清风店镇、留早镇等上百个村子。
在参加过“定县实验”的著名医学专家陈志潜的回忆中,我们得以寻觅当年平民识字的场景:一间长不过两丈、宽不过10尺的土房里,挂一盏破烂煤油灯,二三十个青年,三五成群,或坐或立。房门对面有位年龄较长的男子,手持一根竹棍,在高声读字,一群青年都仰着头,听得出神。外面虽然寒气透骨,却冻不散这些充满热望的青年。虽有举手提问的,也是秩序井然,毫不杂乱。
“那时,我家开着个小酒铺。我娘每天去学校上课,回来后就坐在小煤油灯下一边纺织,一边看书。后来,她还学会了打算盘,用毛笔记账。”84岁的翟城村村民韩砚科回忆说,“不光这些,那时村民还经常唱歌、演戏,业余生活可丰富哩。你听,我给你唱几句。”
说完话,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就亮开嗓门:“穿的粗布衣,吃的家常饭,腰里掖着旱烟袋,头戴草帽圈,手拿农作具,日在田野间,受些劳苦风寒,功德高大如天……”
那激情高亢的曲调,那朴实无华的语言,洞穿心灵,让人精神百倍。
随着识字的人越来越多,晏阳初便组织他们每天编“墙报”,后来发行“农民周报”,开展农民自编自演反映农村生活的戏剧演出活动。其他各村也相继纷纷建立自己的“平民学校”,在1936年,全县472个村办起了470所平民学校。
按晏阳初的设想,他所要进行的实验,并不以教育人民识字为满足,而要使农业技术、科学知识、医疗卫生等普及于农村。很快,定县实验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当时的大批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平教会,他们都认同教育救国的途径。
晏阳初在定县扎根10年,在这里,他组织扫盲、改良农作物与畜牧品种、兴建剧场与广播电台、兴办产销合作社和实验银行,还创办《农民报》、组织同学会与“公民服务团”等。
提起当年事,65岁的村委会主任刘忠起感慨很多。“我听父母说,晏阳初除了办平民教育之外,还带来了棉花、大豆、谷子、大白菜、白杨树、花生等良种;改良养殖业,引进‘波斯猪’、‘来航鸡’等,提高了猪瘦肉率和鸡的产蛋率。”刘忠起说,“原来本地产的‘笨猪’只能长到100多斤,而改良后的定州大黑猪能长到几百斤。”
同时,他们还实施了卫生保健项目。据晏阳初的记录,他初到定县调研时发现,全县无一家合格医院,220村无任何医药,250村只有当地中医自制自售的土产药材,每家每年医药费平均1.5元,一村所能负担的卫生基本组织费用一年不过50元。
从这样的基础条件出发,他们先组织学员到各村展览、演讲、放电影,作预防与诊疗示范,通过卫生宣传,引起农民的注意与兴趣。实行“预防重于治疗”的方针,针对当地肠胃病与传染病流行的主因,指导居民改善饮用水质,增加井盖与围圈,适时消毒灭菌,以减少病源。从平民学校毕业生中选出男女各一人,经过训练后,分别担任各村诊所的护士与公共卫生护士。平教会还为村民种痘,训练助产士代替旧式产婆,培训合格医生等,提高了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
传承与保护:树一座不朽的丰碑
虽然时隔近一个世纪,但晏阳初的平教精神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时至今日,他的名字依然响彻中山大地。晏阳初旧居、晏阳初文化广场、晏阳初中学、晏阳初文化交流中心……这些,无不让我们更加牢记“晏阳初”这三个字。
晏阳初在定州工作了整整10年,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作为他在定州生活工作的居所,晏阳初旧居的保护修复工作一直在进行。
1984年6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亲笔题写匾额“晏阳初旧居”。同年9月,晏阳初旧居获评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9月,95岁高龄的晏阳初先生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的邀请,从美国回到阔别多年、梦绕魂系的祖国,回到定州,重访了自己的旧居,对旧居的整理保护工作深表感谢。
20世纪90年代,我市文物部门对晏阳初旧居进行了小规模的修复。1997年,我市文物部门投资12万元,对晏阳初旧居临街北房进行了修复,使旧居面貌焕然一新。
2006年6月,晏阳初旧居获评第六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2009年至2011年,市文物保护部门对旧居实施维修并加装防雷设施。2013年,我市再次申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89万元,实施了消防工程。
“2014年,我们向上级部门申请补助资金,依据相关文献资料力争恢复晏阳初旧居完整全貌。”市文广新局文物科科长肖静娜介绍说,我市依托晏阳初旧居改造扩建项目,希望通过古建筑、实物、照片、文献资料等载体,把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发扬光大,打造中国平民教育基地。
晏阳初的“定县实践”,翟城村人记得,定州人民记得,中国记得。晏阳初先生。
1930年,晏阳初骑小毛驴下乡。
晏阳初旧居。
定县平民教育课堂。
1932年,晏阳初夫人许雅丽(后排右一)及平教会家属与定县乡村托儿所教师、孩子们在一起。
1941年,晏阳初荣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称号。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