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亭镇黄家营村美丽乡村建设走笔
本报记者张春红赵梦怡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路灯,路旁树木郁郁葱葱,漂亮的垃圾箱排列有序,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文化广场上的老人和孩子悠闲自在……近日,记者走进东亭镇黄家营村,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新农村画卷映入眼帘。
“以前俺村是脏、乱、差,现在好了,村里建了垃圾池,修了垃圾填埋场,村里垃圾有人管有人运,现在我们农民过的是世外桃源的生活,比城里人还享受呢!”该村党支部书记黄平分风趣地说。
美丽乡村建设让村民生活“气度不凡”
干净的水泥路替换了泥泞的乡间小道,漂亮的二层小楼房代替了阴暗的土坯屋。
“现在路灯亮了,路通畅了,村里环境也更加干净优美了,老少爷们心里是越来越舒畅了。”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黄志勇眉宇间透露着满足与喜悦。
近年来,黄家营村共投资200万元,对村里近10000米的街道和田间道路进行硬化,全村860户农民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覆盖率达100%;改厕在95%以上,通过清垃圾、清污水、清路障等改善农村环境容貌,破房、猪??均得到了改造,减少了畜禽粪便的污染;新民居建设工程的实施使美丽乡村也增色不少。
针对人口计生宣传工作特点,该村投资6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设置了宣传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德孝礼仪于一体的宣传栏。在街道两旁装上了路灯,沿街摆放了垃圾桶,修起了定点垃圾池。在各户门前修起了花池,栽上了五颜六色的花草树木,美化净化了人居环境。
提起村里的改厨改厕,黄平分自豪地说:“村里建起了大型联户沼气池,全村860户全部接通了沼气,就像城里用管道天然气一样,插卡就能用气。更重要的是,将传统旱厕全部改造成干净整洁的卫生厕所。”
改厨改厕让农家院墙内“土里土气”的生活变得“气度不凡”。80岁的贾秀英说:“如今我们村的老百姓环保意识提高了,村里没有成立专门的清洁队,都是老百姓‘各扫门前雪’,不用督促,都比着劲儿看谁打扫的干净。”这不仅给村庄、农户带来了“面子”上的好看,更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里子”上的舒适。
“红彩绿墨”勾勒出旅游名村
该村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位于村西的黄家营葡萄酒庄除发展葡萄种植、加工和酿造等项目外,还开发了自己的生态观光旅游项目,使黄家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村”。徜徉在黄家营葡萄酒庄千亩葡萄观光采摘园,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为方便游客观光采摘,在不同区域醒目地挂着标示牌,上面详细介绍了葡萄品种名称、口感特点、成熟上市日期等内容。“到这里除了采摘,还可以到葡萄酒坊品尝酒庄自酿的葡萄美酒,饿了就在农家乐吃农家饭,非常好。”来自保定的王先生和几个朋友玩得十分高兴。
为吸引游客,酒庄还推出了以“采摘乐、吃农家饭、快乐体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在酒庄内,游客既能品尝葡萄、鸭梨、冬枣等鲜果,还可以品尝玉米饼子、红薯、花生等特色农家小吃,体验农家生活。
酒庄不仅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还带动了全村老百姓的增收致富。正在忙着摘网的村民黄兰欣说:“我在这家门口干活,已经3年了,这里按小时计算工钱,一天下来也挣不少钱呢,活儿也不累。”
演绎两个文明“双富共赢”协奏曲
夕阳西下,在村高标准文化广场,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打着扑克牌。另一头,几位中年妇女伴着轻快的音乐,跳起了广场舞,欢乐祥和的气氛在歌声舞韵里氤氲流淌。这,正是黄家营人畅享“新生活”的写照。
富了“口袋”富“脑袋”,腰包日渐充盈的黄家营人开始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富共赢”的道路上迈开大步:高标准的村民休闲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建起来了,茶余饭后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异彩纷呈;“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选创建活动一茬接一茬……这一切,都让黄家营村日益散发出迷人的风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