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16-03-23 10:44:58  来源:  作者:

定州市政协委员、大鹿庄乡主任科员杨彩玲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要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和关键是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治理农村环境,还农村干净、整洁、生态、乡韵、和谐之本来面貌,全面提升农村综合环境。今年我省八届十二次全会又明确提出建设美丽河北,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就农村工作而言,建设美丽乡村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任务。下面我就当前农村环境现状和治理意见及建议谈一点粗浅的见解。
一、当前农村环境之现状
当下的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已经成了困扰基层的一项大难题及危害群众生活、健康的隐患。虽然近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投入,有一部分农村的环境卫生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垃圾治理问题。当前部分村处理垃圾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找一个填埋场(基本都没有做防渗处理)进行填埋,由于各村群众的认识有差距,或者有的村没有集体指定的填埋场,群众就把垃圾堆放在村子周围的道路两旁,甚至是在大街上随意倾倒,以至于形成垃圾围村、道路通行困难等现象,尤其是在夏天,腐臭的垃圾臭气熏天,周边群众怨声载道。
有的村虽然在村内指定了垃圾投放点,但是由于不能及时清运,村内垃圾堆积现象严重。这种现象一般存在于集体经济薄弱和班子比较弱的村。
当前农村还存在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私搭乱建、残垣断壁、污水横流、标语广告胡乱张贴涂写,严重影响村内整体环境。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主因,也与群众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认识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是秸秆大量堆积,无法处理。由于近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传统的农村耕作模式被改变,原来以秸秆为主要燃料的农民,都用上了煤、电、气;以农家肥为农作物肥料被无机化肥所取代,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作物秸秆;加上禁烧的力度越来越大,大量无法还田的作物秸秆,树枝树叶,充斥在村子周围。秸秆的综合利用还达不到解决垃圾问题的需求,各级政府虽说也一直在探讨解决的办法,但由于成本制约,群众积极性不高,以至于造成秸秆大量堆积,无法处理。
二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民居的建设步伐加快,建新拆旧,形成大量的建筑垃圾,且无法处理。在我们下乡时都能看到这种现状,道路上建筑垃圾成山,无法通行。加上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家中不再像原来一样,户户养猪,建有猪圈,生活垃圾还能自产自销,现状却是生活垃圾无法处理,只能随意丢放。还有群众素质还亟需提高。虽然有的村有垃圾存放点、填埋场,但部分群众就是不自觉,垃圾随处丢,多走几步路的事,就是不肯放到指定地点,造成垃圾围村,道路更加难行。
三是资金的短缺,这是制约垃圾治理、环境清洁的一个重要原因。虽说现在农村的垃圾处理都是简单填埋,但老百姓不会主动去埋单,最后都归结到由政府来解决。但是现在除了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有部分的垃圾清理费用,其他村基本上没有上级资金支持,如果要清理只能是村集体来出这一部分费用,而现实却是好多村由于村级集体收入薄弱无法支撑这部分垃圾清理费用。在我们调研过程中,部分支部书记感到清理这些垃圾的费用压力太大,已经影响其他正常工作了。有一个支部书记说了这样一句话:“清理垃圾是好事,路好走了,村内干净了,环境漂亮了,群众满意了,可我过不起年了。”这话说的可能有点夸张,但也是对治理环境卫生费用疲于支付的一种无奈。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经过深思和探讨,提出如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通过发放倡议书、广播喇叭、悬挂宣传标语、条幅等方式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意义和办法,让广大群众知晓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和意义,营造建设美丽乡村的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宣传引导广大的干部群众积极地投身到清理家乡、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行动中来,逐步改变一些群众的陋习,让大家自觉地为美丽乡村建设出力,献计献策。营造全民参与卫生整治、打造美丽乡村环境的良好氛围,着力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倡导维护环境卫生的文明新风尚。
二是重点突出,加大投入。当前农村环境的治理重点是垃圾乱堆乱放、小广告、私搭乱建、残垣断壁等。针对这种乱象,我们要多方筹措资金,采用“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的方案,加大垃圾清理的投入,做不到全部改善的就从重点村入手,集中精力,集中财力,彻底改善重点村的环境状况,利用分散处理的方式,多用几年的时间来完成整体的治理。
三是建立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是解决清理垃圾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建立健全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利用民间资本,吸引爱心人士进行捐助,再加上村民自筹,政府出资,建立一支高效的清洁队伍,维持村内环境干净、整洁、卫生。另外,通过控制源头,减少垃圾总量;引导群众对垃圾进行分类,可利用垃圾再回收,建筑垃圾定点存放,对农作物秸秆和树木枝叶做好处理后(如沼气池)加以利用等;加快卫生厕所的建设速度,兴建“化粪池”,有效处理人畜粪便等,从而达到治理目的。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