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翟城回眸

时间:2016-05-26 11:01:06  来源:  作者:

我自一九六五年走出家门,至今已五十年有余。在工作岗位上经历了文革十年动乱,目睹了改革开放后祖国的飞速发展,少小离家、老大少归,早已两鬓斑白的我,儿时的记忆总是忘不掉,挥不去,时不时出现在梦里。
曾记得合作化运动中跟随父亲把自家的驴送到队里;人民公社化时把爷爷给我买的小羊赶到村里的指定地;在大炼钢铁的火红年代里,我们一群学生在一个大爷的带领下,挨家逐户拔下墙上的铁钉,投入炼钢的炉膛;忘不了青壮年时去修水库,十几岁的我和同伴白天跟着老者、妇女收秋,晚上同他们一起挑灯推水车浇地;吃食堂的日子里,听到钟声,人们拿着各色器皿到食堂打饭去;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中,青壮年去野外树下、林里,老人、儿童上房,一声令下,敲锣打鼓摇旗呐喊,让飞鸟无藏身之地……
半个世纪过去了,一幅幅流动的故乡画面,一帧帧难忘的童年记忆,总是挥之不去。年近古稀的我,最难忘渡过童年的故里,它就是定州市城东二十公里处―――翟城。
这是一个有着厚重历史和鲜活故事的村庄。
相传,在贝加尔湖地区有一部族―――丁零,部分南迁至中山一带,翟鼠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酋长,后佣兵叛晋。因翟鼠叛乱时,曾在此筑有防御工事和城堡,因此而得名“翟城”。
在这块热土上,世代生活在此的先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过辉煌。
1914年,乡绅米迪刚留学回国,在其父提出“力倡新学,发展教育”及村治规划的基础上,引领全体村民创办“爱国会”,成立“改良风俗会”、“和睦会”,创办“储蓄会”,设立阅报栏、图书馆,打砖井、修路、推广铁制水车,灌输村民知识,养成优美乡风,制定乡规民约,提倡村民自治。使村民“吉凶相问,患难相助”,达到了“村无文盲,家给人足,事无不举”的境地。
在乡村建设运动中,时任定县知事孙发旭创建了定州“模范县”。翟城广大村民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也使翟城获“模范村”、“文化村”称号。
1926年,米迪刚在北京邀请晏阳初领导的“平教会”来翟城,在村西80亩官地上创办实验场,试种优良品种;养殖优良肉猪;办夜校,扫除村民文盲。因此,翟城,成为晏阳初“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实践”的起点。两年后,晏阳初还将“平教总会”从北京迁来定县。至1936年,工作了整整十年。
1985年,95岁高龄的晏阳初博士应周谷城副委员长之邀回国访问。因客观原因使他回翟城看望乡亲们的愿望未能实现,便托人带去了他给翟城乡亲们的讲话录音。一句“翟城村的乡亲们,姐妹们,农友们……真想见到你们呀……我在县城给大家施礼了……”,使冒雨听录音的村民倍感亲切,当年曾与他共事的老人更不禁潸然泪下。
获“模范村”的翟城,有“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中国最早的农民合作社”以及中国创建最早的村级“女子师范”所在地之称,一时声名远扬,外省、县多有来参观者。知名政要张学良、山东省长王鸣一及美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际友人亦曾前来。村西口曾建有数十米高的过街牌坊,上书“表里树声”,侧书“精诚爱国”。可见当日之辉煌(此牌坊毁于1958年,拆砖建了公社养猪场)。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翟城村,不同于一般村落,除东、西、南、北四街外多一秦街,时称仁、义、礼、智、信字街,足见当年“文化村”名而有实。村内有五百余户人家,大户为米氏,次为秦氏。
韩姓,有三十余户,多居西街。韩氏祖坟,位于村南,有柏树成林。其收益,曾按股分红,时称“小会”,无祖谱。《定州风土志》记,“明永乐年间,李、赵、刘、韩等53姓,从山西洪洞迁来”。翟城的韩姓,是否与此同源,无考。
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正如当年过街牌坊另一侧“精诚爱国”所书,同样热爱养育我们的这一方故土―――翟城。感恩我们的先人,是他们生生不息,世代繁衍,才有了我们。对我们的贤祖,要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对优美乡风要传承发扬。警示后人,要“诚信处世”,“诗书育人”,“忠孝传家”。无论我们旅居何处何地,“安家置业”、“为官一方”还是“市井谋生”,都勿忘,根在―――翟城!




 

责任编辑:
下一篇: 我家的燕子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