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揭秘南城门古桥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6-11-14 17:14:23  来源:  作者:

 

发掘出的明代石桥。

 
    
工人正在对八孔桥进行维护。
 

日前,我市南城门外被掩埋于地下的2座桥梁重见天日,随即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猜想。这2座古桥何时修建,又因何藏身于地下?其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就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一探究竟。
□记者张玉凤赵海涛摄影白永民
【事件回顾】
群众反映南城门处有古桥
    “我记着,南城门外以南应该埋着两座桥呢。”
    今年3月,为改善南城门街区环境,我市对南城门街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在施工过程中,有附近群众反映,在南城门外原来还有两座石桥。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展开走访调查。”市旅游文物局副局长曹祖旺说。
    “这两座桥一大一小,其中那座小点的,应该就在南城门外门以南六七米处吧。”李国城出生于1953年,从小在南城门附近长大,对于这两座桥记忆深刻,“那座大的,应该在那座小桥的南边。”
    经过深入走访当地60岁以上的老人,最终证实,在南城门外门以南原来确实有两座石桥,大约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被填埋。
    “得到证实后,8月31日,我们开始组织人员对此处古桥遗迹进行抢救性发掘。”曹祖旺说。
【保护现状】初步保护措施完工
    11月1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两座桥都已经发掘完毕,外围已经修建了汉白玉的围栏。稍小的古桥在南城门外门以南7米处,稍大的桥则位于小桥以南10余米处,两座桥与南城门门口处于同一直线。
    “据初步推测,小桥应该是明代单孔桥,稍大些的为近现代的八孔桥。”曹祖旺介绍说,“目前,我们已对这两座桥采取了初步的保护措施,并正在对桥的历史进一步研究考证,并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古桥的保护修缮方案。不久的将来,它们将与南城门形成一个完整的景区,成为我市古城恢复工程的一部分。”
【明代古桥】重在防御而非排涝
    那么,这两座桥的背后究竟掩藏着什么故事?
“明代古桥历时4天被清理出来。”据市文物保护所鉴定,该石桥属于典型的实腹式拱桥,主要由拱圈、拱上建筑、桥基组成。桥顶开口距地0.3米,桥的南北总长6.4米,东西宽为4.7米,桥拱内南北跨度为3.6米。材料为汉白玉石材,在桥两侧的中心拱圈拱石上,各刻有一只兽头,初步推测为神兽“趴蝮”(音同“八夏”)。
“初步推测,这座石桥应修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距今有近600年历史。虽然桥的名称不可考,但可以推断这座石桥下应该是当时的护城河。”我市文史专家韩振京表示。
    史料显示,明朝建立后,政策注重于防守,农工社会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洪武年间,着手修建定州城,至明弘治年间对定州城规制进行完善。韩振京说,这座古桥初步判断为在完善防御设施,挖护城河时所修建。桥的主要功能极有可能是防御和通行,而非排涝。虽然这只是一座普通石桥,但就其材质、建筑雕刻及建造工艺而言,都为研究我国桥梁历史及定州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
【近现代八孔桥】曾是重要水利设施
    随着明代古桥清理完毕,根据当地居民提供的线索,市旅游文物局开始了对第二座桥的发掘工作。
    9月13日,第二座被掩埋地下的桥也重见天日。与第一座明代古桥不同的是,这座桥要比明代古桥大许多,从建筑风格上来看,也明显与明代古桥不同。
    此桥共有八个桥洞,桥南北总长22米,东西宽度为7.1米,桥面是用长方形条石铺成,而从其桥墩破损的地方,则可以看到露出的红砖和水泥。
    “初步推断,这是一座近现代桥。”韩振京说,这座八孔桥主要作用应该是用来防洪排涝和行人通行。据资料显示,历史上定州常发生洪涝灾害,民国时期更是水患频繁。建国初期,全国开始大规模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当时的定县也开始大规模疏浚河道、兴建水利设施。在我市第二个五年计划中,仅孟良河水域上就修建了25座桥梁,其中就有五孔桥、六孔桥、七孔桥等,这座八孔桥可能包含在这25座桥梁中。
    据介绍,当时孟良河水域的一个分支王快灌渠总干渠从八角郎到南关,再到尹家庄、五女集,最后流入安国境内。当修
至南关时,便利用了原护城河道,对其进行了扩宽、深挖,形成了一条宽20米、深4米,设计流量为60米/秒的河渠。而原有明代石桥不能满足新河渠要求,于是便修建了这座八孔桥。
【古桥藏身之迷】
两座古桥为何被深埋地下?
    那么,这两座桥究竟为何深填地下?这中间又有什么曲折?
    就此问题,记者咨询了旅游文物部门及当地群众。
    “我记着这两座桥完全被埋,应该是在1972年左右,修建现在的这条王快灌渠总干渠的时候。”当地居民李国城说。
    李国城告诉记者,1963年,定州发了一场大洪水。洪水过后,那座八孔桥的桥面被冲毁了,现在的桥面则是后来重新修建的。当时的小桥虽然没什么大问题,但与八孔桥一起被淤泥淤的很深。
    史料记载,1963年大雨下了7天7夜,南城门的水深三余丈。由于当时的民居大部分是土坯房,因此60%的房屋都坍塌了。大水过后,留下厚厚的淤泥。在恢复生产过程中,大家就在淤泥上重新建房、修路,这样,两边建筑的地基随之增高,而两座桥的位置则越来越低。
    1972年左右,为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王快灌渠总干渠绕城段在现在的南城门第二道与第三道城门之间重新设计开挖,而这座八孔桥与明代古桥则被开挖的城墙土深埋于地下。
    “据我们初步了解到的资料,这座八孔桥应该是在1963年洪水冲毁后重建过。不过,它到底是全部重建,还是在原址上再建的,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曹祖旺说。
    这两座重见天日的桥梁,虽然现在已无法承担其原有的功用,但却见证了定州的历史发展,述说着沧桑巨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历史印证。随着我市古城恢复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两座桥梁必将助力我市旅游文物产业发展步伐。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