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大道至俭有钱也不可任性―――我市农村移风易俗现状调查

时间:2016-12-27 09:10:09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程文昭、聂资滨
    近日,开元镇红白理事联合会成立,号召全镇广大村民积极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的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培树崇尚勤俭节约之风。这是我市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缩影。
    什么是移风易俗?为什么要移风易俗?又如何做好移风易俗呢?
    大操大办,红白事让群众很“受伤”
    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搭台演戏、唱歌跳舞、乐队助阵……这是在红白事上经常见到的“热闹”景象。特别在农村,随着红白事行情的不断上涨,广大农民的负担不断加重,办一场筵席欠一屁股债,普通群众真的很“受伤”。
    “结婚彩礼要15万,要房要车,酒席还得摆上几十桌,再加上各种订钱,结个婚就得花大几十万块钱,普通百姓真是负担不起!”说起村里结婚要彩礼的事儿,开元镇小油村村干部刘全林感慨着。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我市某些地方流行着一句关于彩礼的话:“万紫千红,一动不动”。这讲的可不是风景,而是男方要付给女方的彩礼数目。万紫,指的是一万张五元的钞票,五万元;千红,则是一千张一百元钞票,十万元。“一动不动”则是指不动的房产和能动的汽车。
    “就拿我家来说,儿子外出打工,一年能剩下4万多块,儿媳妇在附近干活,一年剩下2万多。两人加起来,每年最多也就挣7万多块钱。可如果按村里现在的情况,夫妻俩不吃不喝干几年,也只够买房子的,要给孙子娶媳妇,还得苦好几年呢。”刘全林无奈地说。
    走访中,许多村民反映,农村嫁姑娘的条件一般是:农村的房子要重新翻盖,条件稍微好点的,还要在城里买一套房;彩礼普遍超过10万元,有的还要求买家庭轿车。
    “以前,女方要求在市区交个首付就行,如今人家都要求付全款。前一阵子我儿子订婚,本来说好的,只要把家里的房翻盖好就行。谁料想,等家里的房子盖好了,人家又反悔了。”同村的刘顺良叹气说。
    记者从多个乡镇了解到,“天价”婚娶在农村越来越普遍,不仅成为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还成为导致部分家庭致贫的原因。父子辛苦数年,打工积攒的钱仅够盖(买)房子,其他花费只能靠借。“打工挣钱,给儿子娶媳妇”,成为很多农村中老年人主要的生活目标。
    除了结婚花费大之外,许多农村在老人的葬礼上同样大操大办。租车、墓碑、纸扎、纸香等等,一场葬礼下来,同样花销不菲。另外,有些人生子、入伍、升学、乔迁、祝寿等等,也都要操办一番。动辄几万元、几十万元的花费,不仅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还带来了“人情债”的压力。
    隐忧重重,彩礼与幸福无法画“等号”结婚送聘礼的风俗由来已久,父母把女儿养大成人,付出了很多心血,男方给予女方一定数量的财物作为聘礼,是人之常情,更多的是图个喜庆。然而,目前部分农村存在的“天价彩礼”,把婚姻与金钱等同交易,违背了传统文化习俗。
    “红白事”大操大办,表面看似风光,实则背后隐忧诸多。有些人结婚摆酒席,攀比宴席多不多、规格高不高,为了拼一把“面子”,不惜债台高筑;有的办丧事铺张浪费,且严重扰民;有的家庭为了分摊花费,搞得兄弟反目,妯娌为仇,父子争吵,婆媳不和。
    “结婚要花几十万元,哪个普通农民家有这么多钱呀,只能从亲戚朋友、街坊四邻那借,然后再一点点地还。”年过五旬的杨家庄乡大洼里村民贾某说,他这把年纪,还要到工地和年轻人一起抢活干,就是因为儿子结婚的钱还没着落……
    “为了争面子,有些人结婚办事比着来。你闺女结婚要车,我家就得要个更好的;你儿子办酒席摆了40桌,我家就要摆50桌。”西城区南会同村村民谷宏强说,攀比之下,彩礼一路攀升,婚礼花费也越来越高。
    那么,聘礼数目与幸福指数成正比吗?高价彩礼,会带来美满婚姻吗?答案是否定的。
    开元镇东杨庄村民李风合的儿子去年刚结婚。谈起自己的儿媳妇,李风合脸上乐开花。“儿子结婚时,我们也怕彩礼多,家里负担不起。可儿媳妇却说,彩礼给多少都可以。”李风合说,连上彩礼和酒席花费,儿子结婚总共才花了4万多块钱,这在村里算是最少了。
    “彩礼的多少,酒席的好坏,不能决定生活幸福与否。”儿媳妇于小洁笑着说,“幸福的生活要靠双手去创造,只要家庭和睦,比给多少彩礼都重要!”
    事实上,农村的许多家庭却因为高价彩礼而夫妻反目、婆媳不和,甚至有的还对簿公堂,因彩礼而打起官司。
    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健康新风尚
    为了遏制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今年10月,市红白理事联合会成立。
    “红白理事会的宗旨就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提倡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红白理事会会长刘向伟说。
    今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的移风易俗活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推动我市城乡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我们希望,通过组建红白理事会,切实改变过去请客送礼、铺张浪费的奢侈之风,革除过去‘打肿脸充胖子’的低俗人情文化,狠刹‘红白事’大操大办之气,让群众不合理的负担降下来。”市文明办主任平均成说。
    移风易俗活动围绕“十个一”建设,每个村将建设一个红白理事会,让村里有名望的乡贤、村干部担任会员、会长,通过事前介入、事中参与、事后监督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乡村红白事大操大办现状。
    “我们主张一村一策,各村根据实际,结合各自的风俗习惯,制定符合村情实际的规范。”平均成说,比如,村民办事可以摆多少桌、每桌的标准是多少钱,这些都要写进具体的规章制度。
    检验“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发挥地好不好,成效明显不明显,第一个标准就是,要看不合理的人情费是否降了,大操大办酒席的是否少了,各类名目的宴席是否减了。
    “我们村的红白理事会会员有10多人,大多都是村里有威望的人。”开元镇李油村党支部书记杜江辉说,我们对村内红白事进行了具体规范,党员干部带头执行,以实际行动改变村里大操大办的现状。
 
 
移风易俗正当时
程文昭
    风俗,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好的风俗,可以涤荡不良的社会风气,成为社会颂扬的美德;反之,不良风俗,如同一个恶毒的魔咒,会禁锢人们的思想,破坏美满的家庭。移风易俗,就是通过风俗改造,优化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推动社会进步。
    今年,我市成立了市红白理事会,开展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的移风易俗活动。把红白理事会建设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标准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村民间的相互约束,改变原有的红白事大操大办现状。这是顺应群众所思、所盼的有力举措。
    移风易俗,从我做起。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把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实践者,让文明新风吹遍定州大地。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