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玉凤
2016年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一年。去年以来,我市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科学谋划,深入推进,紧盯全市贫困户、贫困人口,从一村一户的实际出发,集中力量推动扶贫攻坚,积极探索群众的增收渠道,精准扶贫的模式效益不断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帮扶谁?
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让帮扶措施跟着大数据走
在市扶贫办,悬挂上墙的精准扶贫作战图格外醒目。图上,扶贫攻坚指挥机构、作战人员、脱贫攻坚责任目标等一目了然,并详细列出了脱贫攻坚的“作战”计划表。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需要以大决战思路倒排时间表、列出责任清单。”市扶贫办工作人员解亚力表示,实施精准扶贫,数据是前提和基础,首先要摸准贫困对象和收入情况,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这样才能为政府确定帮扶举措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
2016年,我市按照扶贫工作要求,组织各级干部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对所有行政村进行挨家走访、多轮排查,获得了详实可靠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基础数据。同时,公开“选贫”,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识别出贫困户6826户,14775人,并建立了跟踪督查、动态管理制度,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档,形成了市乡村信息平台共建共享。
我市结合实际,“因村因户”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对症开“药方”,拿出了明晰具体的“脱贫清单”。大数据,让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变得更加科学有序,更具可操作性,通过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真正做到了“帮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
谁帮扶?
整合资源,强化问责,开展“一对一”帮扶
砖路镇有20个自然村,涉及扶贫任务的有18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29户,958人。在确定扶贫项目中,砖路镇借助“河北省光伏产业示范镇”的优势,大力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在所涉村统一安装了0.8千瓦的光伏发电装置。经测算,该项目年发电量在1200度左右,每户每年预计可获得收益1427元。
砖路镇扶贫成效,只是我市整合资源、合力攻坚的一个缩影。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市始终把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以部门帮扶为纽带,全方位整合社会资源,构建起大扶贫的工作格局。
我市成立了以农业、卫计、教育等1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各乡镇(办)明确专人负责落实日常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到顺平县参观学习,详细了解顺平县扶贫工作的经验和典型做法,并对各乡镇(办)、村“两委”班子进行培训,确保每个村都有扶贫“明白人”和政策“宣讲人”,形成部门联动、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扶贫工作局面。
编制了《定州市贫困户台账》,抽调103个单位的4884名干部职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帮扶责任人走村入户,做到一户一账,一人一账,帮助贫困群众找致贫原因、寻致富办法,实现扶贫方式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同时,与帮扶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组织6个督导组,对全市扶贫工作进行督导,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怎么帮?
因户施策,多条路径,实现精准脱贫靶向发力
贫困人员已精准识别,谁来帮扶也得到了落实。然而,最难啃的“硬骨头”莫过于如何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我市按照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程度的不同,将贫困户分类施策,通过产业项目、教育、医疗救助、社会兜底、金融扶贫等五大路径,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帮助贫困户实现梦想。
―――扶贫扶智,扶智强能。解决一人读书、实现一人就业、带动一个家庭脱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精准之策。在精准扶贫中,我市大力推动教育扶贫,2016年,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补贴5034人次,减免311万元;高中助学金补贴4220人,减免387.7万元;中职助学金补贴1269人,支出152.22万元;中职免学费补贴7475人,支出598万元;勤工俭学活动1551人,支出9.14万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市职教中心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优先培养贫困家庭电商经营人才。同时,积极协调劳务输出单位,计划每年输出贫困家庭孩子1000人次。
―――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载体,须规划到村、措施到户、算账到人。我市将乡镇作为项目扶贫的实施主体,确定产业发展项目、资产收益扶贫量化折股到户项目和到户培训项目为工作重点。部分乡镇(办)、帮扶责任人积极谋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将扶贫资金打包申请光伏发电项目,使贫困户得到稳定收益。
―――落实医疗救助扶贫。大力推进医疗救助与合作医疗、大病保险之间的有效衔接,全面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机制。同时,组织精干医护人员深入到贫困户家中,针对帮扶的贫困户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对患重大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的,在市人民医院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办法。
―――特困户兜底保障。按照农村低保和脱贫攻坚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的总体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提高低保补助标准。2016年5月,我市完成了农村低保提标工作,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980元,低保兜底2057户,实现了社保兜底直接脱贫目标。
种种扶贫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了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变“被动输血”为“自我造血”。如今,走进我市的田间村落,处处涌动着一股决战贫困,争创幸福的热潮。
2016年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一年。去年以来,我市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科学谋划,深入推进,紧盯全市贫困户、贫困人口,从一村一户的实际出发,集中力量推动扶贫攻坚,积极探索群众的增收渠道,精准扶贫的模式效益不断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帮扶谁?
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让帮扶措施跟着大数据走
在市扶贫办,悬挂上墙的精准扶贫作战图格外醒目。图上,扶贫攻坚指挥机构、作战人员、脱贫攻坚责任目标等一目了然,并详细列出了脱贫攻坚的“作战”计划表。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需要以大决战思路倒排时间表、列出责任清单。”市扶贫办工作人员解亚力表示,实施精准扶贫,数据是前提和基础,首先要摸准贫困对象和收入情况,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这样才能为政府确定帮扶举措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
2016年,我市按照扶贫工作要求,组织各级干部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对所有行政村进行挨家走访、多轮排查,获得了详实可靠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基础数据。同时,公开“选贫”,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识别出贫困户6826户,14775人,并建立了跟踪督查、动态管理制度,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档,形成了市乡村信息平台共建共享。
我市结合实际,“因村因户”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对症开“药方”,拿出了明晰具体的“脱贫清单”。大数据,让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变得更加科学有序,更具可操作性,通过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真正做到了“帮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
谁帮扶?
整合资源,强化问责,开展“一对一”帮扶
砖路镇有20个自然村,涉及扶贫任务的有18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29户,958人。在确定扶贫项目中,砖路镇借助“河北省光伏产业示范镇”的优势,大力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在所涉村统一安装了0.8千瓦的光伏发电装置。经测算,该项目年发电量在1200度左右,每户每年预计可获得收益1427元。
砖路镇扶贫成效,只是我市整合资源、合力攻坚的一个缩影。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市始终把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以部门帮扶为纽带,全方位整合社会资源,构建起大扶贫的工作格局。
我市成立了以农业、卫计、教育等1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各乡镇(办)明确专人负责落实日常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到顺平县参观学习,详细了解顺平县扶贫工作的经验和典型做法,并对各乡镇(办)、村“两委”班子进行培训,确保每个村都有扶贫“明白人”和政策“宣讲人”,形成部门联动、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扶贫工作局面。
编制了《定州市贫困户台账》,抽调103个单位的4884名干部职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帮扶责任人走村入户,做到一户一账,一人一账,帮助贫困群众找致贫原因、寻致富办法,实现扶贫方式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同时,与帮扶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组织6个督导组,对全市扶贫工作进行督导,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怎么帮?
因户施策,多条路径,实现精准脱贫靶向发力
贫困人员已精准识别,谁来帮扶也得到了落实。然而,最难啃的“硬骨头”莫过于如何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我市按照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程度的不同,将贫困户分类施策,通过产业项目、教育、医疗救助、社会兜底、金融扶贫等五大路径,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帮助贫困户实现梦想。
―――扶贫扶智,扶智强能。解决一人读书、实现一人就业、带动一个家庭脱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精准之策。在精准扶贫中,我市大力推动教育扶贫,2016年,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补贴5034人次,减免311万元;高中助学金补贴4220人,减免387.7万元;中职助学金补贴1269人,支出152.22万元;中职免学费补贴7475人,支出598万元;勤工俭学活动1551人,支出9.14万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市职教中心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优先培养贫困家庭电商经营人才。同时,积极协调劳务输出单位,计划每年输出贫困家庭孩子1000人次。
―――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致富最直接、最现实的载体,须规划到村、措施到户、算账到人。我市将乡镇作为项目扶贫的实施主体,确定产业发展项目、资产收益扶贫量化折股到户项目和到户培训项目为工作重点。部分乡镇(办)、帮扶责任人积极谋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将扶贫资金打包申请光伏发电项目,使贫困户得到稳定收益。
―――落实医疗救助扶贫。大力推进医疗救助与合作医疗、大病保险之间的有效衔接,全面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机制。同时,组织精干医护人员深入到贫困户家中,针对帮扶的贫困户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对患重大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的,在市人民医院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办法。
―――特困户兜底保障。按照农村低保和脱贫攻坚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的总体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提高低保补助标准。2016年5月,我市完成了农村低保提标工作,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980元,低保兜底2057户,实现了社保兜底直接脱贫目标。
种种扶贫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了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变“被动输血”为“自我造血”。如今,走进我市的田间村落,处处涌动着一股决战贫困,争创幸福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