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东亭镇南齐村的申占辉、申占立两兄弟,八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母亲郑银翠,无论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季,每天悉心服侍,用行动改写了这句话。
始终如一:2900多个日夜的守护
“妈,来,我帮你翻翻身。”在南齐村一个农家小院里,申占辉、申占立兄弟俩,一个跪在母亲胳膊旁,一个跪在腿边,两人抱着母亲的身体一起用力,慢慢地帮母亲转换方向……
“老母亲今年91岁了,虽说瘫痪在床,但身子骨还算结实。”哥哥申占辉说,“父亲在世时,他们老两口儿还能互相照顾。我们只要每天过来看看,做做饭,收拾一下就行。”2009年,他们的父亲去世,兄弟俩就挑起照顾母亲的重任。
刚开始,郑银翠老人多少还能活动一下。2013年一场重病后,老人便卧床不起了。“当时,母亲头上长了病毒性疱疹。”弟弟申占立说,“我们发现后,立即把她送到医院。可是,她毕竟年纪大了,抵抗力低,等病好以后,就浑身没劲,下不了床了。”从此,白天兄弟俩轮班,晚上就全守在母亲身边,无微不至地伺候母亲。
反哺之义:老娘能吃能睡就是福
兄弟俩对待年过九旬的母亲,就像对孩子一样细致入微,给老人讲故事,说笑话,逗老人开心。“年纪大了,老娘总是絮叨我们小时候的事儿,我们就陪着她说呗。”申占立说,“娘这一辈子不容易,老了,脑子不太清楚了,惦记的还是我们……”
郑银翠育有8个孩子,6个女儿,两个儿子。“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养我们不容易。如今她老了,就该我们照顾她。”申占立说,现在的母亲简直比孩子都弱小,更需要人耐心细致地照顾。
每天早上给母亲擦洗;一天喂4、5顿饭,每隔一两个小时问问要不要喝水;拉了、尿了要及时换洗……兄弟俩天天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不可少的活儿。
虽然身体不能动,但在兄弟俩的悉心呵护下,郑银翠耳不聋、眼不花,一顿饭还能吃八九个饺子。“最近给她体检时,医生说,她虽然身上没劲,但是身体状况还不错。”申占辉高兴地说,“只要老娘能吃能睡,就是最大的福。”
兄弟之爱:相互理解中扶持前行
虽然兄弟俩主动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但郑银翠的女儿们也会经常上门探望,陪母亲说说话。“我今年46岁,姐姐们岁数都不小了,家里的事又多,她们能过来看看,我们就很知足。”申占立说。
兄弟俩都是木工,原本都在外地打工。自从郑银翠卧床后,他们就再没有离开母亲,家里的经济来源就只能靠地里的微薄收入。农忙时节,兄弟俩就轮着班干活。申占立说:“地里的活,早一天晚一天都没啥,老娘这儿可万不能耽误。”在照顾母亲的8年里,兄弟俩在相互理解中扶持前行。
“孝顺父母是义务,更是天经地义的。我们从没有计较过谁干的多,谁干的少。”申占辉说。
听到哥哥的话,申占立连声说:“可不是。我们哥俩撑了这么多年,其中的滋味彼此都明白。只要看到母亲健健康康的,我们再苦再累也开心。”
记者程文昭、赵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