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登强
一把把长短不一的刻刀,一颗颗形状各异的果核,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核雕作品,在德胜农林集团一间普通的工作室里,有位80后女孩儿,以刻刀为笔,在普普通通的果核上“描摹”人生,刻画出大千世界。她,就是公司核雕师陈娟。
刻苦习艺,一把刻刀雕琢人间万象
生于1987年的陈娟,自幼酷爱美术,还对雕刻有着浓厚兴趣。“小时候没有雕刻工具,我就用奶奶做鞋的锥子或者用铁丝制作;没有雕刻材料,我就地取材找来粉笔、土块等。”陈娟说,在她眼里,许多废物都能变成材料。
2003年,她省吃俭用,花50元买来人生中第一本雕刻书。正是从这本书中,她接触到核雕艺术,并迷上了这个大自然的馈赠。她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走进五彩缤纷的核雕世界。
2008年陈娟从保定学院毕业后,到一所学校任美术教师。在给学生授课的同时,她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绘画和雕刻水平。2009年,凭着突出的美术造诣,陈娟进入河北德胜农林集团,开始从事核雕工作。
“虽说我有一定的基础,但真正要做好核雕却不容易。”陈娟说,“核雕作品是通过极小的物件,表现极为丰富的内容,展示生动的形象,表达浓厚的感情。这些,都需要极高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为此,她开始努力学习传统国画技法,还阅读了大量唐诗宋词、文学名著等,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随着实践和知识积累,陈娟逐渐对核雕有了独到的见解。“核雕与传统画的技法有相同之处,但又存在着很大差别。相同之处是,两者都需要作者巧妙的构思,并倾注全部的感情。不同的地方是,每个核桃都是单独的个体,表皮上错落交织的纹理,是大自然的馈赠,不可复制。”陈娟说,要将这些纹理转化为艺术语言,需要丰富的想象,沿着想象的轨迹,将神、行、趣、理融入其中,在方寸之间,把人物、动物或植物展现得灵动飘逸,栩栩如生,这样就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成为一件艺术品。”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钻研,陈娟的核雕技艺突飞猛进,成为公司雕刻师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涵盖了历史人物、花鸟虫鱼等上百个品种,每年为公司创收10万余元。由她主创的核雕作品“万佛朝宗”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产品创意金奖,作品“西游记”、“八骏图”荣获“琢艺杯文玩雕刻艺术品大赛”铜奖……
勇于创新,为核雕技术插上“翅膀”
如果说,想象是艺术的翅膀,那么创新就是艺术的灵魂。陈娟说:“每雕刻一件作品,我首先要反复研究桃核天然的纹理,再构思要雕刻的图案。然后,用刻刀将自然麻纹隐藏到图案中。有时,本来雕刻前就构思好了图案,可是,下刀后突然又有了新想法。这时,就得停下来仔细琢磨,弄得夜里经常睡不着……”
“核雕属于微雕艺术,传统的两三把刻刀太过粗浅,不能把麻核桃细腻的纹理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陈娟说,“比如,在雕刻‘四大美女’作品时,原来的刀具无法将人物的面部表情充分表现出来,必须使用特殊的刀具。”
为了满足雕刻需要,陈娟根据不同作品对刀具的要求,将原有刀具进行改进,通过反复实验,打磨出尖刀、平刀和圆刀三类共22把刀具,分别用于人物、动物、花草等各类雕刻作品中,使一般刀具无法雕刻的内容得以丰满。
现在,陈娟已经将这套改进后的刀具进行了推广,使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传承技艺,帮残疾群众圆梦
在公司,从事核雕的还有一些身体残疾的员工。作为技术骨干,陈娟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还把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帮他们提升雕刻技艺。
她把每一位残疾员工的特点、特长都记在心里,并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授课方案,因材施教,让他们都能学会“一招鲜”。“我们虽然身有残疾,但都想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不想给社会增添负担,陈娟帮我们实现了这个梦想!”残疾员工张玉敏说,她跟随陈娟学习核雕以来,技术得到飞速提升,现在每个月收入达3000元。
随着德胜农林公司不断壮大,陈娟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很多慕名而来的下岗工人、残疾人员及雕刻爱好者来公司找她,希望跟她学习雕刻。2013年,公司与市残联合作,成立了市残疾人扶贫基地,陈娟成为授课老师。“这个残疾人扶贫基地,不仅能帮助残疾人实现致富梦,还帮我圆了核雕技艺的传承梦。”陈娟激动地说,“核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我希望,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文化传承奉献一份力量。”
如今,陈娟所在的雕刻部员工已达40人,其中吸纳残疾员工11人,他们的月工资都在3000元左右。在她的帮助下,还有多个团队及个人实现了致富梦想。2014年,陈娟带领的团队成为河北省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单位,他们的雕刻作品在市场上售价近万元。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虽然“匠人”已随时代远去,但“工匠精神”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陈娟表示,她会时刻怀着对工作的执着、对艺术的热忱、对生活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成为一名真正的“能工巧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