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程文昭“兜里没带一分钱,你敢出门吗?”如果几年前提出这个问题,大家一定都会坚决地说“不”。然而,随着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移动支付逐渐流行,消费方式发生变化,手机成为移动的“钱包”。移动支付越来越“受宠”
“可以用支付宝付款吗?”“可以用微信钱包吗?”无论在大型商场超市、酒店,还是在沿街商铺、门店,甚至小摊贩处,随时可见这样的询问。
“我现在出门基本不带钱包,这部手机就能搞定一切。”市民李纯扬了扬手机说,“最初,我常用银行卡支付,如今银行卡与支付宝、微信等软件绑定了,出门连银行卡也不用带。”
随着银联闪付、网上快捷支付、扫码支付等支付方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这种消费模式。“出门消费,自然离不开钱。”市民程雯说,“可现在大部分店铺都开通了扫码支付,只要带上手机,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以前消费额太低或者去一些小商店,都必须支付现金。可自从有了移动支付,不管是消费几块钱,还是几百块钱,都能一键搞定。”52岁的市民李俊英笑着说,“就连在街边买个红薯、煎饼啥的,都能微信支付。如今,不仅青年人喜欢手机支付,连我们老年人都离不开它了。”手机支付让生活更便利“刷卡或手机银行转账是我最青睐的支付方式,没有数钱的麻烦,不用担心现金带多了不安全。”市民刘爱普说。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便利是他们选择手机支付的首要原因。
上班打车时,可以用打车软件手机支付,避免了高峰期打车难;超市购物、酒店吃饭用手机支付,时常会有优惠;和朋友去看电影,提前在手机上选座,省去了购票排队环节……手机,成为我们随身携带的“钱包”。
“有一次去美甲店做完美甲,发现没带零钱。老板就问我,有没有支付宝或者微信,可以直接转账给她。”市民聂莎莎说,她发现,从最开始手机充值、网购付款到团购打折,现在移动支付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
而手机支付带来的不仅仅是方便快捷。“1.82+0.74+0.45,今天,微信支付一共为我减免了3元钱。钱虽不多,但是很开心。”聂莎莎说。
移动支付,结合了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要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同时,移动支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信息获取更为及时,用户可随时对账户进行查询、转账、消费等。此外,基于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和简易的操作界面,用户还可以定制自己的消费方式和个性化服务,账户交易更加简单方便。
对商家而言,“便利”同样是手机支付最吸引人的好处之一。在回民街一家店铺内,“可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牌子摆放在门口显眼位置。“现在大家都不爱用现金消费,用手机支付一方面省去了带钱、找零的麻烦,另一方面也更快速、便捷,店家和消费者都受益。”店主刘爱普说。移动支付或让消费变“盲目”
移动支付,让支付方式、消费行为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们在享受便捷的生活方式时,也带来了一些隐忧。
“一不小心,上个月又花超了……”近日,市民王玲查看了自己的手机支付账单,满心“愧疚”。“自从习惯了手机支付,感觉花钱都不心疼,每个月都会超支!”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年轻消费者和王玲有同样的感受,“刺激盲目消费”,让不少人对移动支付又爱又恨。对于自控能力较弱的人来说,移动支付容易导致过度消费,因此这些市民要注意节制,根据需求进行合理消费、健康消费。享受方便之余还须“防毒”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中老年人仍倾向于现金或者刷卡支付。“我只用微信支付打车,很少在商店扫码付款。”“60后”的郭琼是位“潮”阿姨,退休后喜欢用手机聊微信,尝试各类APP。她说,扫码支付对中老年人来说比较复杂,大家还担心钱财不安全。
随着手机支付越来越普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盗取账号及木马劫持等技术手段,窥探着人们的“移动钱包”。为此,近些年,多家支付平台、银行等纷纷推出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手机支付的安全。比如,一些银行免费开通资金变动短信提醒,一些支付网站推出指纹支付,一些保险公司还专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设置了交易保险等。
相关专业人士提醒,要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首先必须保管好个人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其次,平时要谨慎选择公共区域的无线网络,不需要验证、密码的公共Wifi风险系数很高,背后有可能存在“钓鱼陷阱”。进行转账支付等重要操作,应选择安全网络环境或通过数据网络进行,以保障资金安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