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精准扶贫解民忧 幸福生活有奔头

时间:2017-11-01 10:31:40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李佳阳、张玉凤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砖路镇丁村张建功以前的“家”就是这样。但现在,他家的房子再也不漏雨了。今年8月,由政府出资,村里出工,帮他加固房屋,房顶也全部改造成彩钢板。他逢人便夸:“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我们一家人再也不用怕风怕雨了。”
    张建功今年63岁,一家三口人。他本人患哮喘多年,干不了重活儿,妻子有智力缺陷,女儿还在读书。家中除了一亩多地的收成,再无其他收入。2006年,经过个人提出申请、村委会调查、镇政府审核、张榜公示、市民政局审批等环节,他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这么多年,我们三口人一直享受着低保待遇。现在,我每月还能领90元的养老金,虽说算不上富裕,但吃喝也不愁。”张建功说,最让他开心的是,自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不管是看病还是吃药,他这样的贫困户都有优惠政策。镇政府还引进了精准帮扶光伏发电项目,集中建立起光伏发电站,他还能定期分红。“光伏发电项目给我家分了277块钱,我家去年一年的电费才250多块,这又节省了一笔开支。”他笑着说。
    “由于光伏发电项目刚刚运行,发电量还不稳定,这277元仅是第一笔的分红,以后的分红肯定会越来越多。”丁村村委会主任张立锋说,他们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去年12月建成投产,由村委会进行集中建设、统一管理,所得收益定期给贫困户分红。截至目前,这个小型光伏发电站共发电1.4万度左右。按照光伏发电标杆电价0.98元?M千瓦时,省补贴0.2元?M千瓦时,合计电价为1.18元?M千瓦时,这样算下来,全村20户贫困户,每户能获得收益826元。
    生活上的拮据,对张建功来说并不算啥,他最大的压力来自孩子上学的费用。以前,每逢开学季,都是张建功最发愁的时候。“现在好了,孩子上学不仅免了学费,每月还有助学金,在学校的开支几乎用不着家里!”他笑着说。
    孩子上学不用愁,自己每月还有低保和养老金,又有光伏发电项目补助,张建功说:“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减轻了我们全家的负担,等孩子毕业后找个工作,俺家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田荣娣同样受益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今年6月,田荣娣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到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手术,花费20多万元。“医保局的同志帮我们算了一下,按照医保政策,大概能报销13万多元,再加上医疗保障救助部分,一共能报销16万多元。”田荣娣说,“如果不是党的好政策,我这病根本治不起,一家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过了。”
    田荣娣一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2012年,她的丈夫张志刚突发脑血栓,从此丧失了劳动力。“当时一次住院就花了10万多块,后来又断断续续花了不少钱。”说到这里,田荣娣有些哽咽,那时丈夫才43岁,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让这个农村家庭顿时陷入困境。更不幸的是,两年前田荣娣总感觉没力气,一干重活就喘不过气来,经检查,原来她患上风湿性心脏病,必须更换心脏瓣膜。
    “刚查出病时,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就是因为凑不够手术费,才一直拖着。”为了看病,田荣娣一家东拼西凑,把家里唯一的拖拉机也卖了。她的儿子也放弃了工作,一直在家照顾父母。
    “经过几个月的休养,我这身子骨儿好得差不多了。虽说不能干重活儿,至少生活能自理了,照顾老伴没问题,儿子也可以安心上班挣钱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砖路镇党委书记陈朝英说,“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通过项目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保兜底等多种形式,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