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梦怡、程文昭
“滴拉滴、哒嘀嗒……”随着一阵高亢悠扬的唢呐声响起,戏曲进校园的好戏在北环路初级中学开场了。“长子哪里为官政,次子何处理民情,听一言来才知情,背转身来笑盈盈,走上前来将儿认,骂一声不孝的小畜生……”11月28日,秧歌戏《三进士》搏得了学生们的阵阵喝彩。“老秧歌”喜迎“新机遇”
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定州秧歌曾经唱响田间地头,红遍中山大地。1926年前后,定州秧歌更是风靡一时,人才辈出。随着1952年定县秧歌剧团的成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定州秧歌达到了鼎盛时期。
“1958年我刚进秧歌剧团时,正值定州秧歌最繁荣的时期,许多农民都会哼唱上几句,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流行歌曲一样。”年过七旬的定州秧歌戏代表性传承人张占元回忆说,“我那时演出特别多,一年到头基本不在家,就和现在的明星们赶场似的。”
定县秧歌剧团经常被邀请到各地演出,保定、石家庄、衡水等地,都留下了演员们的足迹。有时一天连演数十场,场场爆满,当时的盛况,至今仍是秧歌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几度繁盛之后,定州秧歌逐渐走向低谷。1988年,定州秧歌剧团解散,演员们开始转入民间活动,三五成群地搭班演出。
“在剧团解散后的第二年,我拜老艺人仁老栓为师学习秧歌戏,三个月后就登台演出,以‘走堂口’(庙会演出)和‘挡小事’(红白喜事演出)为主。”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玉红说,虽然当时定州秧歌在农村还拥有一批新老戏迷,登台演出的机会也不少,但由于剧团人力、物力、财力严重不足,其演出规模、场次及水平与之前无法相比。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定州秧歌更是日渐式微。老艺人逐渐减少,继承者又缺乏,演出也在逐渐减少。“老百姓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看秧歌戏的人就更少了,会唱秧歌的人少之又少。”张占元感慨地说。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定州秧歌,我市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大力度展开抢救工作。“近几年,我市积极开展戏曲艺术节、民俗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多次举办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戏曲文华进校园主题活动,挖掘、整理、复排《安安送米》等传统剧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抢救、传承工作,让定州秧歌重新走上舞台,走进百姓生活。”市文化馆副馆长赵丽说。
经过不懈努力,定州秧歌戏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秧歌剧团7家,从事秧歌的高水平艺人有40余人,民间艺人达80多人。传承基地培养接班人
天还没大亮,伴着整齐而有节奏的口号声,市秧歌戏传承传播基地的排练大厅里,一群身着练功服的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一丝不苟地练习基本功。
“我们每天早晨5:30准时起床到练功房,练习压腿、下叉、踢腿、下腰、走台步……经过三个月,把基本功练扎实后,才能练习唱腔、打腔等。”18岁的由自豪说,他之前在崇文街接触到秧歌表演后,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在这里学习不仅食宿费、学费全免,还能学到一技之长,真好!”李亲顾镇解家庄的解闫猛兴奋地说。
在秧歌基地内,食堂、宿舍、排练厅、展览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今年8月20日,定州市秧歌戏传承传播基地挂牌成立。传承基地的成立,解决了定州秧歌后继乏人的问题,必将推动秧歌发展。”基地负责人解计英说,经过层层选拔,现已招生新学员10余名。
除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传承基地内的师资力量同样引人注目。我市1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位省级非遗传承人均到基地授课。不仅如此,传承基地还与保定戏校对接,聘请专家教授定期授课,提高演员们的表演水平,使定州秧歌戏这门传统艺术更加完美,更加与时俱进。拥抱新时代扬帆再出发
今年以来,市文广新局对定州秧歌艺术成就进行汇总、整理、录制,共录制《老少换妻》《三拜花堂》《安安送米》等14部传统剧目的27段精品唱段,录制时间总长360分钟。同时,历时半个月,完成了《定州秧歌》纪录片拍摄工作。
“迈向新时代,我们一定要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推动文化繁荣的践行者。”市文广新局社文科科长齐增玲说。“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戏曲文华进校园等活动,推动定州秧歌的传承发展。”
如今,无论是在公园、广场,还是在戏曲节的舞台上,都能看到定州秧歌的身影。“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传承、在开放中保护、在创新中培育、在包含中涵养、在传播中弘扬的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文化基因焕发时代精神,萌发勃勃生机。”齐增玲说。
始终坚守在一线的演员们,对定州秧歌的发展同样信心百倍。“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对我们定州秧歌人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大家对定州秧歌的未来更有信心了。”解计英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表示,传承基地将通过聘请优秀教师、对基地教师进行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演员的表演水平和整体素养。同时,重点培养下一代演员,让秧歌文化有更多“继承者”,并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要求,编排精品剧目,加强文艺创新,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将秧歌这门艺术形式进一步发扬光大,为全市文化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