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手再稍微抬高一点儿,眼神往那边看,身子慢慢转过来,好……”1月5日,见到相巧英时,她正在市秧歌戏传承传播基地排练厅里,手把手地给学生示范动作要领。就在不久前举行的首届京津冀戏曲票友大赛上,相巧英经过复赛、决赛的激烈比拼,脱颖而出,获得大赛金奖,成为“首届京津冀戏曲票友大赛十大名票”之一。
“京津冀戏曲票友大赛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展示、学习的平台,让我能把定州秧歌带到舞台上,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了她的魅力。”相巧英说。
说起与定州秧歌的缘分,还得从相巧英小时候说起。相巧英天生一副好嗓子,受家庭环境影响,她从小就喜欢戏曲艺术,常常抱着收音机收听戏曲节目,跟着学唱。中学时,她通过自学掌握了不少唱段,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
“我那时学的大多是京剧、河北梆子,学校有什么文艺活动,我总会上台唱一段。”相巧英回忆说。后来,相巧英嫁到开元镇李家佐村。1981年正月,村里请来秧歌剧团演出,正是这次演出,让她与定州秧歌结缘。
精彩的唱段、鲜明的人物、生活化的语言,一下子深深地打动了台下的相巧英。“秧歌剧团演了几场,我就看了几场,真是越看越爱看,打心眼儿里喜欢。”相巧英说,经过考虑后,她下决心要学秧歌。
经过多方打听,相巧英找到了秧歌戏第五代传承人张合群家中。在询问了相巧英的基本情况后,张合群收下了这个徒弟。“正式拜师后,我就跟着师父学秧歌。我多少有点戏曲底子,所以学了一段时间后,就能上台演出了。”相巧英说,第一次登台演出的经历让相巧英终生难忘。
“第一次上台,我演了《三进士》里面的一个小旦。可由于太紧张了,演出并不成功。”相巧英回忆说,“当时我就听到台下有人说,这人一听就是初学的,词都说不利落……”
第一次演出的失利,并没有让相巧英消沉下去,反而激发了她学好戏、唱好戏的斗志。“秧歌戏学会容易,可真正要唱好却并非易事。”相巧英说,“我决心认认真真地从头学起,扎扎实实地从基本功练起。”
正是凭着对秧歌戏的热爱和决心,相巧英跟着师父张合群,一边演出一边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经过几年的辛苦努力,相巧英的青衣表演之路越走越宽,逐渐成长为戏班的“台柱子”。
“有一次在赵家洼村演出《安安送米》时,台下许多观众都很投入。悲情时刻,有人还流下了眼泪。”相巧英说,看着台下观众的反应,她表演得更投入了。
从1991年到2007年底,相巧英一直跟随孟家庄秧歌班演出。期间,虽说经历了定州秧歌的低谷期,但她始终坚守在演出一线。
2008年,兴定秧歌剧团的成立,给相巧英的艺术生涯带来转机。她被邀请担任领衔主演和剧团的业务团长。“与村里的戏班相比,秧歌剧团设备齐全、力量雄厚,规模也更大。”相巧英说,“从街头的‘小戏班’走上城市的‘大舞台’后,赴外地演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这样对每名演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更广阔的舞台和观众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相巧英通过拜访老艺人、学习借鉴其他剧种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演水平。
去年,市秧歌戏传承传播基地成立后,相巧英主动请缨,担任基地的任课老师。“看到这么多学生学习秧歌,传承秧歌,我真是特别高兴。”相巧英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学员们学习很努力,我也是认真教课。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为秧歌艺术多培养些后备力量,携手推进秧歌传承与发展。”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对我们定州秧歌人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大家对定州秧歌的未来更有信心了。”相巧英说,“我们一定会编排精品剧目,加强文艺创新,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将秧歌这门传统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为全市文化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程文昭、赵梦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