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电动自行车车棚,解决居民充电难题;维修漏水楼顶、改造花池,提升居民满意度……民生需求在哪里,社区就聚力到哪里。近年来,西城区街道中山绿洲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紧盯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头等大事”,从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社区打造成宜居善治的幸福之家。
解难题 回应群众急难愁盼
秋日早晨,中山绿洲社区居民骑着电动自行车有序进出。绿树掩映下,一辆辆电动自行车在车棚里摆放有序,机动车在道路旁划定的车位上整齐停放。
可在之前,社区内电动车停放却不是这个模样。由于车棚数量紧张,社区内电动车不仅存在乱停乱放问题,部分居民还会把电动车推上楼。
“车棚小,充电接口不够用。下班回家晚了,电动自行车都没地方放,更别提充电了。”居民王欣在中山绿洲社区居住11年,电动自行车充电难成了她的“烦心事”。
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不足、停放空间不足,导致部分居民经常性在道路乱停乱放、上楼充电,既堵塞了消防通道,又给居民埋下了安全隐患。
怎么从根源上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问题,同时又兼顾社区美化绿化问题?
“居民们反映什么问题,我们就解决什么问题,要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山绿洲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中说。中山绿洲社区以百姓期盼为发力点,在保证消防通道和绿化的基础上,积极规划,新增9处2200平米非机动车停车棚,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的生活难题。
“现在电动自行车停放更方便了,充电接口也多了,回家不用担心没地儿放了,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王欣高兴地说。
为更好的服务居民、满足多元化需求,中山绿洲社区聚焦群众需求,做精做细社区服务工作,进一步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办实事 贴心服务暖民心
秋日暖阳下,中山绿洲社区文化长廊前热闹起来,居民们悠然坐在这里晒太阳、话家常……修补路面、改造危墙、新建花池,说起社区的变化,居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民有所思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今年以来,中山绿洲社区以实际行动服务民生,大大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
在社区13号楼楼顶,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破除原有的防水层,重新做防水涂层,这是中山绿洲社区重点推进的一项民生工程。
中山绿洲社区建成于2013年。近年来,社区楼顶漏水成为居民反映最强烈、最关心的问题。针对居民诉求和维修需求,中山绿洲社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工作人员多次现场查看屋面漏水情况,并针对小区特点和实际,制定了楼顶防水改造方案。截至目前,共集中维修漏水楼顶4000平米。
“下雨的时候,再也不怕漏雨了,社区党支部真是帮助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一到13号楼,就听到居民的夸赞。
社区环境的优化与改善是关乎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中山绿洲社区积极响应居民需求,持续推进民心项目,对社区环境进行改造升级,为居民打造了一个更加便捷、安全、美观的社区环境。
遂民意 共建和谐宜居社区
怎样让居民充分享有优美的社区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往往因为“众口难调”而难以解决。中山绿洲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众多“微治理”项目,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用“小堡垒”凝聚“大共识”,将中山绿洲社区打造成和谐宜居社区。
“以前路灯有点暗,晚上下班回家后带孩子遛弯什么都看不清。自从小区开始治理后,灯变亮了许多。座椅也加固粉刷了,遛弯累了随时可以坐着休息一下,再看看小区里的绿树红花,心情都舒畅了不少。”居民曹春红高兴地细数着小区的变化。
俯下身子、走进群众,才能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在中山绿洲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社区服务能力、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治理仅靠社区党组织唱“独角戏”远远不够,还需要社区居民的配合,形成“双向奔赴”,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每个居民共同维护,只有社区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才能住得更舒心。”在中山绿洲社区住了10年的66岁居民王俊芹说。
主动清理杂物、整齐摆放电动车……从“冷眼旁观”到“主动参与”,居民们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自觉维护社区环境,助力社区治理再上新台阶。
“居民的肯定,是我们继续推进社区治理的动力,居民期盼什么,就推进什么。接下来,我们会把社区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努力交出一份让居民满意的民生答卷。”王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