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40年9月出生,河北省定州市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子通信科研工作,为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不懈奋斗,为五十四所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寒门出骄子 砥砺献国防
张连国同志出生于河北省定州市杨家庄乡杨家庄村,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为人友善、勤于劳作、勤奋好学,由于学习成绩优秀,于1961年被保送到我国著名军工院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荣获“五好学员”荣誉称号,于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毕业后,张连国同志按照国家军工事业发展要求,被分配到国防科委六院第五研究所工作。1975年调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部第五十四研究所工作,先后被聘任为导弹控制专业工程师、无线电技术高级工程师、通信工程高级工程师。
深藏功与名,潜心铸成就。张连国同志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坚持原则,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在各个时期都出色完成了党和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他为国防事业建设“千里眼”“顺风耳”,多次参与重大电子监控通信技术研究工作,为我国电子通信科技创新研究做出突出贡献,曾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多项奖励。1982年荣获“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84年参与监控设备研制荣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7年立功一次,1992年因研制数字微波信道机及监控设备荣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干惊天事业 做无名英雄
为了搞中国人自己的通信卫星,1975年3月,中央军委讨论批准了《关于发展中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标志着这一承载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厚期望的重大工程正式启动。工程分为五大系统:同步卫星分系统、火箭分系统、火箭发射场分系统、地面测控通信分系统和卫星通信分系统。五十四所承担了其中卫星通信分系统的全部工作,并建立一个大型综合卫星通信试验站。
时间紧、任务艰。经反复论证,最终选址于距石家庄市43公里的黄壁庄翠微山。建站之初,水电路三不通,施工队风餐露宿。研制团队边施工边进行各种通信试验,实验楼没有窗户,四面透风,蚊虫肆虐。修建信标塔时,山势陡峭,无路可走,沙子水泥只能人力背扛。为保证测试数据精确,参战人员每天在十几米高的电信塔爬上爬下,但个个情绪饱满,以苦为荣。作为试验站的建设者,张连国同志不分昼夜、潜心研究,经常两三个月不能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用心血、智慧和汗水推动进度。参战人员齐心协力,艰难攻关,建设过程时至今日依然令人荡气回肠。
1976年12月,卫星通信试验站如期完工,进行了数字卫星通信测试,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座卫星通信综合试验站建成。1977年,全套卫星通信分系统在试验站做系统试验,取得成功。1978年至1979年,利用试验站通过卫星转发,并进行对通试验,这是我国地球站信号第一次上星,达到设计要求。1982年,在试验站利用印度洋上空的卫星进行系统传输试验,所有自行研制的设备符合国际卫星通信系统入网要求。1984年4月,第二颗工程卫星发射成功,试验站成功完成在轨测试和预报卫星在轨参数等工作。此后,试验站先后用8年时间进行研究和试验,协助组建全国性卫星通信网络。至此,张连国同志参与建设和研究的这一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圆满完成。
岁月流转不停 报国情怀不变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张连国同志用一生践行着“爱国”二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心系国防安全的情结,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融入他的灵魂。造重器,克难关,赶超世界一流水平,保家国一世平安,早已成为他骨子里的使命和担当。在老一代科技研究人员身上,既有军人的忠诚与奉献、勇敢与牺牲,又有科研工作者的严谨与刻苦、开拓与坚韧,精益求精,深研细学,身藏功名,为国铸剑,这些在祖国建设年代就形成的精神图谱,将薪火不断,代代相传。
张连国同志退休后仍关心国防事业建设,参加老年科技协会,关注国内外前沿通信技术,提出自己的新认识、新见解,积极参与各项科研项目,发挥余热,为我国取得每一项科技进步感到兴奋与自豪。“非宁静无以致远”,他生活简朴、淡泊名利、为人低调,对物质生活没什么特别要求,秉承够用就行的理念。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始终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追求真知。他的内心安静而执着,坚定而强大,能潜得下心,为使命前行。
张连国同志作为国防科研事业的开拓者、先行者,是定州的杰出代表,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他退休后不仅关注国防事业建设,还关心家乡定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村里建设和美乡村出谋划策,为建设法治乡村增添助力。他的感人事迹必将引领激励广大定州儿女奋力拼搏、至诚报国,回报家乡、造福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