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我眼中的闫树增

时间:2010-03-29 17:05:43  来源:  作者:

    闫树增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顾全大局、忠于职守的政治品质,踏实务实、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光明磊落、诚恳待人的优良品格,生活俭朴、严于律己的思想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为弘扬闫树增同志的先进事迹,部分与闫树增同志生前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农村干部、群众代表和家属,对他生前事迹进行追忆,以展现他的精神,鼓舞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推进我市跨越发展,建设中等城市、构建和谐定州努力奋斗。

    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冠增 我于1989年至1992年在环城区任区长,期间有幸和树增同志一起工作,到现在已经过去近20年,但是他当时的音容相貌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尤其是他肯于学习,肯于钻研,心里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兢兢业业干实事仍历历在目。当听说树增同志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我深感悲痛。市委做出开展向闫树增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和关于追授闫树增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十分及时、英明。在当今社会,就应当树立像闫树增这样的典型,弘扬正气,树立定州形象,激发全市人民推进跨越发展、建设中等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的热情和干劲。
    虽然树增同志做的事情都很平凡,但他的一言一行仍深深地打动和鼓舞着我。在环城区工作期间,他不分农闲和农忙,春夏秋三季把主要精力放在玉米、小麦种植上,冬季搞大棚蔬菜,吃住在村,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回到区里还埋头学习钻研农业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他朴实无华,踏实肯干,善于团结同事,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我有幸和树增同志在一起工作,感到十分骄傲。

    北城区党委书记王建立  闫树增同志对工作有火一般的热情,他作风踏实,勤奋敬业,任劳任怨,对组织分配的工作和安排的每一项任务,都愉快地接受、创造性落实、圆满地完成。他团结同志,与人为善,同事之间无论工作或生活中的困难,他都鼎力相助。他总是把群众的事情记在心里,对于困难群众,他总是解囊相助,记得为解决一名群众的信访问题,他三次去保定而顾不上回家看一看妻儿老小。他生活俭朴,严以律己,到村指导工作总是骑自行车,他说自行车方便。全国“两会”期间,他一连20多天没有回过家,因劳累患了眼疾,同事们都劝他去医院看看,他总说“过了‘两会’再说吧”,直到去世也没有顾上看病。对他的离去,我深感悲痛和惋惜,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迅速掀起向闫树增同志学习的高潮,大力弘扬定州精神,推进跨越发展。

    南城区四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  2005年,闫树增同志曾到我村下乡一个月,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他的为人、他的品格、他的工作作风、他对老百姓的那份感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2005年雨季,一场大雨冲毁了我们村一条庄稼道。因村组之间存在矛盾,导致村里无法及时修复。他临危受命,多次组织召开“两委”会进行协调,并深入群众,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一连几天,他从早晨7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正是他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打动了百姓,得到了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在他的带动下,很快修通了这条路。在工作过程中,他经常对我们讲“百姓利益无小事,必须尽快解决,做群众思想工作必须带着感情,以诚待人”。

    砖路镇北渠河村民刘五长  我和闫树增同志结识在1995年,他当时任副镇长,主管农业,为了调整农业结构,他提出了种植大棚菜。为了让大家掌握大棚菜种植技术,他带领我们到庞白土村参观。那年,我一下建了三个蔬菜大棚。在建棚过程中,他亲自给我们示范。我还记得他给我烫塑料布的情景,他赤脚站在塑料布上,手拿电熨斗一米

|<<<<<12>>>>>|
一米地烫,整整干了三天,多好的干部啊!听说我缺少建棚资金,他又主动借给我3000多元。在蔬菜生长过程中,他还经常来我们村进行技术指导,当年我的三个大棚纯收入达到1万多元。他看到我家生长的土豆块小,就向我介绍了一个土豆优良品种,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乡亲们在种植。这么多年了,大家一直记得他的好,在他离开砖路镇后,我还经常去看他。

    闫树增的妻子侯银萍 我经一位同事介绍认识了我丈夫,在初次见面时,他的老实、善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正是这点深深地打动了我,当时就想如果嫁给他,我一定会幸福的。20多年来,我们俩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多年来,他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工作中,因为离家远,经常吃住在单位,只有周末时间回家看一看,第二天早早起床往单位赶,有时回家一次,接到单位紧急电话,便急急忙忙回到单位,特别2002年我们家搬到保定后,十天半月回家一次是常事,甚至一个月也不回来一次。回到家里,他虽然很累,但总是强打精神陪我和老人孩子,有时说着话,他就在沙发上睡着了。因为工作忙,他很少顾家,家里本应该是男人干的事情却让我独自承担,但我从无怨言,因为我知道他工作太忙、太累。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拍过一张全家福,也没有一张结婚照;答应孩子的事情因为工作忙,让孩子一次一次失望;看望父母时放下我和孩子,他立即赶到单位去工作。说实话,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但是我们都理解他,在家人眼里,他仍一个好丈夫、好儿子和好父亲。
    记者 刘杰  李志超 通讯员 李卫强 整理

|<< <<<12>>>>>|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