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志超)金灿灿的麦田、沉甸甸的麦穗,六月的中山大地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6月18日下午,在我市南端的息冢镇王宿庄的麦田里,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随着马达的轰鸣声“扑”向麦田,标志着我市小麦喜开丰收镰。今年麦收期间,我市将组织2672台联合收割机投入“三夏”作业,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面对去冬今春持续低温的严重影响,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战一个月、夺取大丰收”的战略部署,抓春管、促转化、保夏收,多措并举应对自然灾害,小麦苗情不断好转、丰收在望,预计今年小麦总产与去年持平。
为保证全市80万亩小麦抢时收获,夏种不误农时,我市成立“三夏”生产工作指挥部,加强对机收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开辟跨区作业“绿色通道”,从外地引进机车800台,达到2672台,扩大机收面积,科学调配机械,做到成熟一块,及时收播一块。由农牧、公安等部门在107国道、定魏路等重要路段设立接待服务站,实行24小时服务,不间断巡逻,确保农机作业安全,及时解决机手作业遇到的问题。石油、农资、供销、电力等部门全力做好“三夏”期间生产物资和电力足额供应。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农业气象信息,引导农民适时抢收。从农牧、电力、公安、交通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成立服务小组,深入全市25个乡镇(办)开展农机维修、技术指导等巡回服务,引导各村成立麦收帮扶互助队伍,协助外出务工、地多人少的困难农户搞好夏收工作,确保颗粒归仓。
同时,我市全力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参加机收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全部安装秸秆粉碎装置,严格控制收割留茬高度在15厘米以内。对秸秆综合利用重大项目的立项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和秸秆生产食用菌、沼气化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强化秸秆禁烧目标责任制,广泛宣传,加大检查监控力度,确保麦收期间“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
提前做好夏种和夏管工作。根据今年小麦收获期推迟的实际,我市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制定下发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明白纸5000份,抢抓农作物调换茬口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广“郑单958”和“浚单20”等优质玉米良种,组织市乡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抢时播种。
预计我市小麦机收工作于6月25日结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