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话:“十一五”渐行渐远,“十二五”即将扬帆启航。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加快发展的五年,也是充满艰辛,充满挑战的五年。我们经历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也面对着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强烈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显著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为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报从今天开始,开辟“辉煌十一五”专栏,用综述的形式,连续报道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 ,进一步鼓舞全市人民建设中等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时代的巨手正在向“十一五”挥别,“十二五”的脚步声愈加清晰。
此刻,我们有理由用自豪的目光,回望这段光辉的岁月;我们有理由用坚定的信心,展望一片远大的前程。
即将过去的5年,注定以其极不平凡、以其逆风高举、以其壮丽辉煌载入定州发展的史册,注定用一组组数字、一幅幅画面、一张张面孔令人历久弥新、难以忘怀。
这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跨越发展”主题,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拼搏,锐意进取,综合实力大幅攀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开创了科学发展、跨越崛起新局面。
这五年,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五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总量、速度、效益同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完成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据统计,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增加到145 亿元,财政收入由2005 年8.26 亿元跃升到2009 年的13.11 亿元,今年前10个月完成14.26亿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一般预算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大幅提高。
这五年,是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的五年。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奶牛养殖、绿色蔬菜、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亮点凸显,2009年实现农业产值765216万元。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唐河园区建设快速推进,逐步形成了能源、汽车、煤化工、乳产品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64765万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33.2:46.5:20.3 调整为2009 年的31:45.8:23.2,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4.1亿元,增长21.44%。河北长安发展强劲,去年整车产销25万辆,增长60%,创造了连续7年超常规发展的“长安速度”,预计今年产销26万辆,总投资9.29亿元的长安新区扩能项目年内竣工。旭阳96万吨焦化、20万吨甲醇项目完成主要设备订购,并已开工建设。举办园区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签约项目41个,总投资121.14亿元;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19.26亿元。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启动实施和竣工投产,全市跨越发展的后劲增强。
这五年,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9 年完成77.55亿元,比2005 年增加16.76亿元。目前,我市用地40平方公里、容纳38万人口的城市总规获准省政府批复。在此基础上,将唐河园区、长安汽车城作为新城区纳入城市规划的整体盘子,用大手笔,做大规划,搞大投入,促大变样,描绘了中等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河北省重点培育的高标准中等城市和保定市优先发展的次中心城市,近年来,我市着力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城市承载能力日趋增强,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城区绿化、亮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大为改善。河北文博园一期工程完成拆迁和设计,中山公园一期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对外形象大幅提升的五年。“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改革开放成为全市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2009 年完成增加值91.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63.2%,实缴税金89216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68%。对外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成效进一步显现,吸引了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我市,仅2006年到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3331.4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64倍,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五年。“十一五”以来,我市大力实施教育名牌战略,教育综合水平位居保定乃至全省前列,全市适龄人口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9.7%,顺利通过省政府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评估。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下大力促进就业,城镇新增就业、新增劳务输出均超额完成任务,就业再就业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建成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定州秧歌、子位吹歌分别列入国家和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五年,是民计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提高的五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市委、市政府最深情的牵挂。5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经济与保障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廉租房建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个个温暖的民生主题让老百姓感到“十一五”这5年是获得实惠最多5年。统计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 年的6335 元提高到2009 年的9604 元,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775 元提高到5056元,年均增长7.6%。社会保障不断完善,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分别达到84.1%和87%,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150元和42元,五保集中供养能力达到50%。居民消费意愿增强,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1.54亿元提高到61.53 亿元,年均增长15.6%,家电下乡获全国先进。
“十一五”,定州书写了精彩,凝聚了力量,抢占了未来的制高点。“十二五”,我们将继续跨越的征程,永不停步,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记者 郑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