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开栏话: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迎接建党90周年,充分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本报将推出《光辉的旗帜》系列报道,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激励全市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跨越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市人民一路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创造了人民解放、强市富民的伟业,书写了彪炳千秋的辉煌篇章。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在光辉历程中,市委、市政府紧跟时代变革的脚步,踏准发展的每一个节奏,勇于探索、科学决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谱写了经济发展的壮丽篇章。定州人民,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下阔步迈向大跨越、大发展的美好明天。
党旗红 经济大跨越
党旗飘扬,引领着定州不断跨越。从当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日新月异”。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是1978年的128倍;财政收入16.6亿元,1949年为39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而1978年为297万元。
在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心一意谋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绿色农业基础雄厚。从土地改革,到家庭联产承包,到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再到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市农业开始向规模化经营、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方向转变,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初步形成,培育形成了蔬菜种植、奶牛养殖、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粮食连续8年丰收,去年总产居全省第一。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投产,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我市是联合国工发组织确定的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猪、油料生产大县,全国土地深松示范县、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示范市。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我市工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汽车、能源、煤化工、乳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经过90年的不断发展,我市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工业基础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大幅攀升,支柱产业迅速崛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为我市经济发展、城市地位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2010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69.9亿元,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有34万元。“十一五”实现了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跨越。
第三产业日趋活跃。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3.5亿元,是1949年1474万元的490倍。汽车下乡销售额居保定首位,家电下乡、机电出口等工作分获全国或全省先进。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来,全市的经济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到去年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9:50.1:22,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实现了向较高层次的跨越。
党旗红 基础大改善
1991年,我市境内第一条北京至深圳定州段高速公路竣工通车;
2008年,声光电一体化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在全省各县市第一个建成并开放;
2010年,河北文博园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加快建设“城中城”;
……
作为河北省重点培育的高标准中等城市和保定市优先发展的次中心城市,近年来特别是通过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我市每年谋划实施一批城市重点工程,持续加快城市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不断提高,城市辐射带动能力逐渐增强。
城市承载能力增强。我市占地40平方公里、容纳38万人口的城市总规经省政府批复。把唐河园区与城区融为一体规划建设,形成了清
区位交通优势日益凸显。市区距石家庄机场38公里,半小时可以上天;距天津港220公里,两小时可以出海;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十一五”期间,实施定深路、定魏路及沙河特大桥修建、安承线改造及河龙线改线等重大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650公里,创下了投资最大、项目最多、里程最长“三个历史之最”,公路密度位居全省前列。随着京港澳高速拓宽、石港高速支线建设及京广铁路定州站改扩建、京石高铁定州站建设、石家庄机场定州航站楼、朔黄铁路定州货运站口等重大项目工程的实施,我市对外对内的交通条件将进一步改观。
民居条件明显改善。从土坯房到砖瓦房,又从砖瓦房到小区单元楼, 72岁的张大爷说起住房变化,直说“像做梦一样”。对此,我们都感同深受。“十一五”期间,13个旧城区片改造工程启动,完成拆迁52万平方米,新建25个住宅小区,一批高层建筑拔地而起。128套廉租住房项目竣工,666套经济适用住房主体竣工,累计发放公积金贷款3.7亿。21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开工建设,13个村主体竣工。
党旗红 民生大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关注民生民心,坚定不移地增进民生福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稳步提高群众收入,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给人民群众带来莫大的福祉。
2010年,全市筹资5.3亿元,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为城乡群众解决吃水、住房、行路、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困难,用有限财力构筑“民生广厦”。人民生活从过去以吃穿为主发展到目前以住行、休闲娱乐为重点的多层次消费,旅游、住房、小轿车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十一五”期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335元增长到10590元,年均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775元增长到5720元,年均增长8.7%;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151亿元,五年翻一番。全面取消农业税,兑现粮食直补等各项农补资金6亿多元。我市社会保障日臻完善,财政支出大幅增长。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1.3%和94.8%,政府补助和报销比例不断提高;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9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83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万人次;解决了16.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功能不断完善。多年来高考、中考成绩在保定市名列前茅,教育工作荣获全省先进。建成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68个农村文化活动室、65个文化书屋,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入选河北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辉煌巨变,历史为证。定州,这颗冀中大地的璀璨明珠,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一轮又一轮的发展大潮中绽放出夺目的光芒。当前,跨越的号角催人奋进,发展的鼓点鼓舞人心。只要我们凝聚奋进力量,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团结拼搏,聚精会神、埋头苦干,定州跨越发展之力将更为强劲,定州建设高品质中等城市目标必将实现!
记者 郑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