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新农村建设综述
90年风雨兼程,90年辉煌历程。
从衣衫褴褛到一季多衣,从满足保暖到衣着光鲜;从忍饥挨饿到解决温饱,饮食讲究营养、健康;从低矮、阴暗的土坯房到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的砖瓦房、小洋楼;从坑洼不平的土路到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水泥路,从步行出门到乘车外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到农业作业机械化……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前进、探索和创新中实现着大跨越、大变革、大发展,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农村面貌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
政策给力 农民得实惠
种粮不纳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再贵”是广大农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好日子。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全市的农村变化日新月异,让农民高兴的事也纷至沓来。
“现在咱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过,种粮不交税,政府还给补贴;孩子上学不交费,国家还免费给课本;看病有新农合,出院就报销医药费,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坦了。”说起当下的生活,南城区的李大爷高兴地说。
正如李大爷所言,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使全市广大农村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2006年,我市全面取消农业税,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一系列补贴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同一年,在河北省率先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0年参合农民94.06万人,参合率达到91.3%,为237.86万人次参合农民报免医疗费用1.21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全面落实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课本费政策,使农村孩子上学“不再难、不再贵”,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100%;实施农村低保制度,3万多生活困难群众纳入农村低保……
夯实基础 农村展新貌
建国初期,我市农村住房大多是低矮、面积狭小的土坯房;农村道路基本上都是土路,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平时一身土,下雨两脚泥”;农村当时没有路灯,一到晚上黑漆漆,家家户户用煤油灯照明,煤油都是进口限量供应,点煤油灯都要“精打细算”;满街都是柴草垛,家家户户烧柴火做饭,环境脏乱不说,还经常引发火灾。
整齐划一的多层楼房,宽敞洁净的健身公园,平坦坚实的水泥路……如今,置身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的大型农村社区—高蓬镇钮店节能环保的新民居时,一股崭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日前,走进村民肖志英家刚刚建好的新民居,与传统的农民住宅有很多不同,正房不像普通农村平房那样是并排的几间,而是像城里住宅楼“三室两厅”那样的套房结构。只见30余平方米的客厅里饮水机、高档沙发、大屏幕彩电等现代化的家具、电器一应俱全。典雅别致的餐厅、现代化的整体厨房、干净整洁的卫生间……令人不敢相信,这就是现代农家。肖大姐热情地招呼着客人,满脸的幸福。
肖大姐的幸福来源于我市开展的农村新民居建设。自2009年开始,我市启动农村新民居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科学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模式,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推进新民居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变。两年来,全市有21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相继开工,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新民居建设带来的好处。
近年来,我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和农村新民居创建活动,实施硬化、净化、绿化、沼气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道路、交通、电力、文化、教育、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农村群众人居环境,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到2010年,我市建成文明生态村203个,21个省
收入增加 农民日子节节高
“过去,农民生活困难,吃不饱,穿不暖,一件衣服往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顿玉米面饼子都觉得很奢望,娶媳妇还到左邻右舍借家具;再看现在,穿衣服讲款式,看牌子;吃的是肉蛋奶,白面馒头、大米饭不稀罕,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现在生活真是太好了……”周村镇农民张亮一边抚摸着自己的小孙子,一边高兴地说,老张一家从土坯房、砖瓦房到二层小楼;靠着做生意,老张一家从过去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年收入6万多元,过上了小康生活。
建国以后,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一度徘徊不前,随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举措,农民收入显著倍增,农民生活大步跨越。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04元提高到2010年的5720元。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日趋活跃,农村消费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过渡,农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广大农民已由过去的“一衣多季”过渡到现在的“一季多衣”,由过去的以“军装绿”为主色调变为现在的多色彩组合,衣服五颜六色,由“寒不择衣”变为穿着注重款式、原料、品牌;饮食由过去的钢丝面、瓜菜带,吃顿玉米面觉得很奢望,变为现在的餐桌饭菜丰富、可口,肉蛋奶为主打,白面馒头、玉米面不稀罕,吃饭讲究营养、健康;出行更加便利,原来基本靠步行,出远门不方便,现在公路修到家门口,出门是电动车、摩托车、小汽车,个把小时往返一次县城;农民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日用消费品由娶媳妇借家具的年代过渡到70年代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老三件,再到90年代“空调、冰箱、电视机”等新三件。
如今,液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话、手机、摩托车、电动车等高档消费品大量进入寻常农家,电脑、小轿车等也进入富裕农民家庭。
活跃文化 农民乐开怀
叮咛店镇的陈大妈今年已经70多岁了,人老心不老。陈大妈告诉记者,闲暇时,她有打牌、聊天、锻炼的爱好。如今她的这些爱好,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满足。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咱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都好了起来,城里人有的东西我们农村现在也有了。看!我家中也装上了电脑,孩子们可喜欢上网了。没事时,我和老伙伴们经常到文化广场锻炼锻炼,扭扭秧歌,市里还经常送电影下乡,咱农村老百姓也乐呵着呢!”陈大妈高兴地说。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搭建文化活动平台,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丰富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在360多个村建起了文化广场,2/3的村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或文化长廊,300多支文艺表演团体活跃在全市乡村,深化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我市农民出家门步行10分钟就能找到文化休闲场所,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走进我市的新农村,都能见到百姓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精神生活,百姓们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一个个优美舞姿、一句句悠扬的歌声,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建党90周年以来新农村的巨变。 记者 李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