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现代农业篇
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载变化万千。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载阔步向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认真执行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村面貌逐步改观,农业产业得到巩固和提升。建国六十年,我市农业发生了沧桑巨变,取得了辉煌成就。
到 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69亿元和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12元,肉类和油类位居全国“百强”,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花生生产百强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县合格单位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受到了国务院专项奖金奖励。
组组数据,让人为之振奋,张张荣誉,见证着我市以昂扬的姿态,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大市跨越的辉煌历程。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建国六十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我市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建国之初,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基本靠手工劳作,大中型拖拉机和小型拖拉机等农机设备屈指可数。2008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到181.4万千瓦,拥有各种拖拉机25508台,农用运输机械81995辆,当年机耕面积7700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77051公顷,农村用电从无到有,逐渐普及,2008年达到20463万千瓦小时。全市实现了机耕机收,生产强度大大减轻。
农村路网电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建国初期,我市乡村路基本是土路。到2008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车。全市修建乡道309.4公里,村道685.1公里。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以来,全市有187个村实现了小街小巷全部硬化,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国之初,大部分农户靠点煤油灯照明,至2008年全市实现村村通电,经过农网改造后,电网的稳定性增强了,还实现了城乡同价。
农田灌溉条件明显改善。为提高土地生产率,确保农业的稳定发展,市委、市政府把水利建设当作农田基本建设的重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成了大量的防洪、排涝、灌溉等工程设施,改善了农田灌排条件。2008年,我市排灌机械动力达到34558千瓦;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7051公顷,大大缓解了旱涝灾害的困扰,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
农业劳动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我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建立稳定高效农业发展目标,坚持稳粮增收调结构,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努力增加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联产承包,解决温饱,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开始从单一经济逐步向多元经济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化格局不断凸显,农村经济总量呈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增长。统计资料显示,从1949年至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0.26亿元增长到69.26亿元;粮食总产量从8.59万吨增加到67.47万吨;油料总产由1.2万吨增加到6.3万吨;肉类总产量从0.22万吨增加到8.68万吨。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市的农业生产结
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我市提出“一畜二菜三林果”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全市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形成蔬菜种植和奶牛养殖两大特色产业,全市农业开始向规模化经营、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方向转变,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初步形成。
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六十年来,我市畜牧业由农户散养为主,发展到现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主,一直呈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畜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我市畜牧业总产值为25。07亿元,跟建国之初1949年相比,增长了几百倍。畜产品产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早期的匮乏形成鲜明的对比。2008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8.68万吨,禽蛋总产量达5.62万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膳食结构不断变化,我市养殖业内部结构发生巨变,奶牛养殖业迅猛发展。我市对奶牛养殖业十分重视,因势利导,制定出台有利于奶牛养殖的相关文件、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使我市奶牛养殖业发展势头更强劲。目前,我市奶牛存栏4.5万多头,已建成26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8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存栏1000头以上奶牛养殖专业村达20个。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奶牛交易、饲料加工销售、人工授精、兽药批发等服务行业红红火火。奶牛养殖成为促农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
大力培育蔬菜种植特色产业。解放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蔬菜和水果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奢侈品。改革开放以后,我市把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蔬菜生产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种植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6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35万亩,总产214万吨,12个品种通过无公害资质认证,9家龙头企业通过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绿色林果业迅速发展。我市是全国平原绿化百佳县,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我市形成了万亩鸭梨、千亩葡萄、万亩鲜桃、万亩苹果的生产格局,“定州鸭梨”昔日为朝廷贡品,今是国家名牌,远销俄、美、东南亚。做大做强苗木花卉产业。近年来,我市紧紧把握西北大开发、北京奥运、退耕还林、城市绿化、美化等机遇,把做大做强苗木花卉特色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量上扩规模,质上抓提高,优上下功夫,特上做文章。目前,全市已形成大辛庄镇、大鹿庄乡小流村等苗木基地,苗木种植面积达8万亩,建成了华北最大的苗木驯化和生产基地。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市为了增强农产品抗风险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从专业户、专业村,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探索。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优势产业,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基地建设、拓展营销网络、培育中介组织等一系列措施,跳出农业抓农业,环环相扣,步步联动,用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品牌化的理念来构筑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民增收空间不断拓宽。
我市突出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龙头,带动产业化经营。狠抓立市项目,成功引进总投资7.3亿元的伊利液态奶项目,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1800吨,辐射带动周边100多公里范围内奶牛养殖和牧草、饲料加工等相关产业的扩张发展,成为伊利集团第三个全国性核心基地。年出栏10万头生猪。投资8000万元的保定英利养殖场项目一期已投入生产,该企业的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已与我市签约,成为我国首个养殖与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综合开发示范项目。依托龙头工程,大力培育产业基地,大力推进奶牛、蔬菜、生猪、苗木花卉四大特色产业上档升级。依托定州伊利,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大力实施“草牛奶工程”,新增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3个,奶牛存栏达4。5万头。依托杨家庄乡千亩无公害蔬菜出口基地等龙头,改良品种,调优结构,带动东关韭菜、大涨村蒜黄等10大蔬菜示范区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点带面、连点成片”的种植格局。建设北方最大的优质苗木生产基地,我市苗木种植面积8万多亩,形成雪松、核桃等5大基地,大辛庄镇种植面积4万多亩,占耕地面积95%,成为华北最大的苗木驯化和生产基地。建设河北重要的肉类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定州瘦肉型猪的品牌优势,扩大规模,集聚发展,全力加快奶牛、生猪、蛋鸡养殖小区建设,扶持国富绿源奶业、新宗肉食品等一批省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打造全省一流的生态养殖加工基地。到2008年,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83家,其中,培育了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保定市级12家,市级39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0。9%。
为进一步提高产业化水平,我市坚持市场带基地、兴产业、促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强大支撑。做大做强各类市场,增强产业化经营的竞争力。采取场场对接、信息网络等多种形式,扩大定州鲜活农产吕、西城蔬菜批发等市场的销售网络。目前,全市各类农产品市场达到95处,市场总量居全省首位。其中定州鲜活农产品市场年成交额30.37亿元,辐射京津20多个省(市、区)、150多个县,连续9年被评为“河北省十大农副产品市场”。壮大中介组织,带领农户闯市场。按照“民办、民管、民当家、民受益”的原则,积极推行“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技推广服务机构、龙头加工企业、农村能人大户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协会,积极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物流、防疫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定州农业60年,是昂首阔步的60年,更是迅猛发展的60年,从传统农业大县到现代农业强市跨越的60年。相信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在我市市委、市政府的不断努力下,定州农业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记者 谷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