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立根)总投资1120万元的廉租住房开工建设;实施自来水村村通工程,为5.2万农民解决饮水安全问题;1.01亿元的粮补、农机具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80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60人……一项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经济危机时期,愈发要关注民生。我市通过加大民生投入,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从就业到创业,从增收到保障,从生活到生态,从家庭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尽最大努力让群众更方便一些、安全一些、富裕一些,最大限度地将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围绕群众在就业、社保、教育、住房、医疗、出行、饮水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在财政增收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我市安排大量资金用于以民生为主的社会事业建设。市委、市政府提出“过紧日子”的思想,要求党政机关压缩开支、减少费用,促使党政机关公务费用大大“瘦身”。同时,把保民生作为工作主线牢牢抓在手上,养老、医疗、住房、就业、救助等民生工程“刚性”运行,一件一件抓落实。为确保中小学生安全、温暖过冬,去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中小学取暖设施改造工程,安装格力柜式空调3483台,壁挂式空调411台。今年又筹资117万元,购置壁挂式空调30台、柜机450台,对全市121所幼儿园进行取暖改造,全市中小学(园)全部实现空调取暖。实施乡村道路改造工程,新建改建道路45条,让群众出行更便捷。
为让更多人的民生得到保障,我市从完善保障体系入手,构建起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各项社会保险扩面3.2万人。相继出台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和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等系列惠民政策,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150元和42元,保证了城乡低保水平与全市同步增长。在医疗保障方面,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86.7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已参保24410人,投资1800万元的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建成投用,133名优抚对象、五保对象搬入新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