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对耐用品的消费已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家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实行补贴等惠农政策的推动,又促进了耐用消费品的不断升级,进一步推动着居民生活实现新的变迁。
居民家用电器基本普及,消费档次稳步提升。随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由温饱型、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的转变,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档次日渐上升。目前,居民家庭中传统的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已经基本普及。随着高新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其功能更齐全、品质更先进、节能更环保的享受型家电更加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彩色电视机逐步转向多功能、大屏幕液晶,洗衣机逐步转向节能环保、全自动电脑控制,更加注重节水节电功能,冰箱逐步转向无氟环保、节能电脑显示等。微波炉、热水器、空调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用电器更是呈现高普及态势,到2011年末,百户拥有量尤其是热水器增量比较快,从2006年的2台增加到2011年的44台,五年内增加了42台,年均增长85.56%;空调机从2006年的4台增加到2011年的41台,五年内增加了37台,年均增长59.27%;冰箱从2006年的29台增加到2011年的73台,五年内增加了44台,年均增长20.27%。
新兴厨具倍受青睐,小型家电发展迅猛。近年来,居民住房条件改善所引发的“厨房革命”,越来越多的款式新颖、快捷卫生、省时省力的电气化厨具不断进入百姓家庭。2011年末,我市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中,抽油烟机、微波炉、电炊具、饮水机等新兴厨具倍受青睐,发展迅速。随着这些新兴厨具产品的使用,人们逐步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得到解脱,享受到了更多的休闲时光,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移动电话不断更新,交通工具悄然变化。新技术的发展使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价格持续下降,使居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更多地进入了农村居民家庭。2011年末,我市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95部,比2010年增加82部,同比增长72.57%;同时随着手机越来越普及,固定电话相比之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交通工具方面,受国家燃油税、购置税改革,家电下乡等优惠政策的影响,居民购置的私家车有所增加,进入寻常百姓家。方便快捷、使用成本较低的电动自行车成为居民交通工具中的新宠,2011年末达到了每百户87辆,比2010年增加38辆,同比增长77.55%。家用汽车也走进了农民的家庭,2011年末达到了每百户2辆,农民的消费水平又迈上了新台阶。家用电脑快速增长,手机上网成为新时尚。“网络生活”的神秘面纱已经退去,“上网”不再是一种时髦,而是一种必需品。2011年全市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计算机26台,比2010年增长18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有20台,比2010年增加16台;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95部,比2010年增加82部。其中随着互联网进入农村,百姓电脑购物、手机购物成为农村又一亮丽的风景。
文娱用品明显增加,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更多的家庭开始重视精神生活。而休闲娱乐类消费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重视,许多家庭添置了家庭影院、数码相机、高档乐器等娱乐类耐用消费品。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人均娱乐消费支出40元,2011年人均娱乐消费上升到136元,年均增长为27.73%,大大地丰富了居民家庭的精神文化生活。
高档家电日益增加,住房消费带动明显。居住条件的改善,带动和促进了新型耐用品从无到有不断进入百姓家庭。现在好多农村农户住房达到“楼上楼下”标准,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住房已由原来遮风挡雨、吃饭睡觉的生存场所,演变成生活、学习、娱乐的综合活动场所,促进了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成为农村消费增长点。新房、新家、新装修、新电器及家用汽车正逐步进入农村家庭,成为农村发展又一里程碑。
从消费结构上看,全市百户消费最大的是家庭设备用品支出,从2006年的人均90元,增加到2011年的人均311元,年均增长28.15%;其次是信息交通用品类耐用品消费,发展最快,通讯和代步工具出现了较快幅度的升级换代,从2006年的人均127元,增加到2011年的人均228元,年均增长12.42%;其次是文化娱乐用品消费,从2006年的人均40元,增加到2011年的人均136元,年均增长27.73%。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正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民的消费倾向。
据国家统计局定州调查队调查分析,农民耐用品消费提升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农民收入增加。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4005元、2007年的4230元、2008年的4611元、2009年的5056元、2010年的5720元、到2011年的7432元,年均增长13.16%,农民手中钱多了,自然要增加消费幅度和提升消费档次。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在外学生、外出从业人员在城市经济的带动和影响下,农民的思想观念在不停地受到冲击和影响,促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品位与城市更加贴近。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农村交通、通讯、电力、广播、电视、生活用水等条件大为改善,使农民有条件享受和使用更多的耐用消费品。惠农政策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国家先后推出“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增加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促使部分农民提早用上了渴望已久的家电产品和贵重耐用消费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