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乡村蝶变展新颜

时间:2013-12-11 14:12:08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杨亚湖见习生马子涵
静谧的村庄中,平整笔直的道路向远处延伸,整齐划一的路灯如士兵般守护在道路两侧,红顶白墙的农家小院前后,保洁员正在一边打扫卫生,一边与过往的行人唠着家常……走进我市的农村,处处皆怡心美景,如卷卷画轴徐徐展开。
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把改造提升行动与农民群众的所想所盼紧密结合,立足实际,创新机制,扎实推进。截至目前,36个沿高铁重点村改造提升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了“洁、净、亮、美”目标;沿高速42个重点村也进入了扫尾阶段。通过改造提升行动,围村的垃圾、乱堆的柴草、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坑洼不平的泥土路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干净平整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红顶白墙、节能环保的沼气池、干净方便的自来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农村容貌的大变化,在高铁、高速两侧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市结合“高速”、“高铁”线长、村多、村大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了“因村而异、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梯次推进、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将78个重点村按照经济基础、人口规模、“两委”班子情况等分成三大类,把经济基础好、班子战斗力强的村作为试点,探索经验,首批推进。在典型示范的基础上,由易到难,分步实施。行动开展以来,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5亿元,8000万元用于修路,7000万元用于改造提升。动员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和社会力量捐助资金2000多万元,各乡、村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农民投工投劳12万人次,全力支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为使行动扎实有效开展,我市从市直各部门和乡镇(办)抽调了234名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组成78个驻村工作队,“一对一”帮扶,“点对点”服务,与农村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特别是把各村工作任务制作成公示牌,明确责任人、工作目标、标准和完成时限,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确保改造提升行动顺利开展。
按照达标村“六大工程”、精品村“十五件实事”要求,我市把任务分解到位,把责任落实到位,真正做到干一件清一件,改一个成一个。打好“四清”歼灭战。市财政拿出500多万元进行专项奖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四清”工作。目前,共清运垃圾131.9万立方,清庭院117868处,清残垣断壁2954处,清除非法标语广告15万余处,建垃圾填埋场349个。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有关乡、村的好经验、好做法,推行了“向村民收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长效管护机制,369个村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常态保洁。按照“专人负责,村民缴费,政府补助,定点投放,定时清理”的思路,成立专业保洁队伍353支,每个村都建立了1─2个垃圾填埋场,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同时,加快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投用后将进一步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无害化垃圾处理模式。
打好“四化”大会战。计划投资10亿元,按照县道一级路、乡道二级路、村道不低于四级路的标准,三年内新建农村公路1700公里,实现村村通高标准公路。目前已投资8000万元,修建乡村公路200多条、370多公里,78个重点村确定的道路工程项目全部竣工;以房边、村边绿化为重点,开展街道、庭院绿化,因地制宜种植树木和花草,重点村新栽各类树木10165株,新增绿地面积7828平方米。今年完成了70个村的农网改造,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市农村电网改造,彻底解决线下“三违”,并全部纳入市级统管。其中78个重点村新安装路灯812盏;整治临街建筑立面,投资1700多万元对居民墙体喷刷保温水漆265万平米,绘制文化墙600多块,整治标语广告8.2万处,统一村庄标识设计60处。
打好“四改”攻坚战。从群众利益最直接、生活最密切的事抓起,对参与居民改造、改水、改厨、改厕的农户给予财政补贴,充分激发乡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村民进行坡屋顶改造,投资6000多万元,实施民居屋顶改造3007户,门窗改造6200户,投资496万元改造危房83户。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进农村集中供水,铺设饮水管道302公里,78个重点村群众全部喝上了放心水;同时,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建设处理设施12个,铺设排污管道98公里。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建设秸秆处理加工点16个,修建沼气池281个;积极推广新能源利用和厨房改造,使用清洁能源用户4662户,太阳能用户4315户,厨房改造2000多户。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600户,为加快改厕进度,正在积极争取国家改厕项目1600座。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