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市“省直管”运行一年间
编者按:省直管运行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市认真落实“一三一”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三年倍增计划”,开展“五大专项行动”,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河北经济日报》在头版头条对我市省直管一年来的巨大变化进行了报道。本报今日予以转载。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王渊本报记者刘杰白永民
寒冬的定州,城区随处可见塔吊林立,火热的施工场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这座中山古城正在发生着一场从未有过的“裂变”,一个新兴区域中心城市正在悄然崛起。
回首一年前,2014年1月,定州市正式执行省直管体制。
面对省直管后行政效能将得到极大释放、改革红利开始显现以及自身的发展优势,定州市委、市政府针对世情、国情、省情,理性确定发展思路,根据省委书记周本顺对定州的指示精神,抢抓省直管和京津冀一体化两大历史机遇,把定州定位为京津冀一体化京石轴线上的新兴区域中心城市。突出加快新兴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主题,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定州制造和物流基地建设为两大突破口,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市、项目立市、文化兴市”发展之路,开展了“五大专项行动”,实施了“三年倍增计划”。用市委书记赵志栋的话说:“各方面都有一定基础,把优势整合起来并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定州想不发展都难。”
连日来,记者在这座城市的采访中,深切地感受到:经济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未来的持续增长后劲十足。
一年间,该市实施超亿元项目50个,其中新开工19项,完成投资任务的126%,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综合评价都获全省第一。在全国全省减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定州经济高速高效运行,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5项排第一。预计2014年生产总值增长、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分别增长8.5%、11.4%、20.5%和12.6%;二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分别提高1.2个、4.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该市成功入围全国64个(县级24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在全省40个对接京津平台中占两个,获批一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两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评审成绩第一。各项事业上档晋级,建成全省一流的新定州中学,4所医院迁扩建工程实施,体育中心、文创大厦等项目启动。伴随着深化行政审批、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全市新增规上企业47家、限上商贸企业6家、小微企业和工商户1.3万家。强化科技产业创新,武汉大学节能环保研究院、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规划设计中心相继成立,投资百亿元的北方再生资源基地部分区域投用,入驻企业77家……
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带来的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新兴区域中心城市正在昂扬崛起。坚持“三城”共建,投资200多亿元实施32个重点工程。文博园列入全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博物馆、古州署、开元寺开工,古城恢复多年的谋划变成现实。迎宾大道、市民中心加快推进,跨高速立交桥、规划展览馆竣工,新城形象初显。完成旧城拆迁50万平方米,实施12条主街道改造提升和贯通工程,建成4条样板街,强力推进绿化、路灯改造和强弱电入地,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以交通、电改、改厕、环境整治为重点,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扎实推进。以空前力度推进节能、减煤、降尘、控车、治企,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明显,荣获全省环境保护目标管理先进市。
记者在参加1月24日的定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时,看到定州市市长李军辉充满激情地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中央和省重大部署,有效应对经济下行挑战,戮力推进‘三年倍增’、‘五项行动’,创造了空前的工作劲头和发展势头。”
如今的定州130万人民,正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一个宜居靓丽、环境优异、适宜投资兴业的新定州不久的将来将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