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马路天使”的坚守与期盼

时间:2015-12-07 09:23:31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康荣昊张玉凤
为了城市整洁靓丽,为了市民心悦神爽,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雪雨,他们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在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里默默挥动着工具,他们的工作服最为醒目,但他们却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群人。他们,就是被称作“马路天使”、“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
近日,记者走进他们,探访“城市美容师”光环背后藏着的辛劳与汗水,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劳动诉求,以期让社会各界更多地理解尊重他们的劳动。
劳动强度相对减少,但工作时间仍然很长
11月26日,早晨7点来钟,当市民们匆忙走在上班路上时,在刀枪街的环卫工人张彦君已经用两个小时完成了路面的清扫工作,正在撒着融雪剂。
“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累。”张彦君笑着自嘲说,“这就是我们环卫工人的生活。”早晨4点多,天还一抹黑,张彦君就匆匆穿上工作服出门了。
张彦君告诉记者,环卫工的工作一般分为三班,现在是冬季,早班从凌晨5点半到7点多,上午班从8点到中午11点半,下午班从下午1点到5点。如果是夏季,还要值晚班到8、9点钟,每天工作长达12个小时。
为了能按时完成清扫任务,张彦君和工友们通常都要提前到达工作路段,不吃早饭就开始干活。
“离家近的,当活少的时候,就可以回家吃早饭。但是,活多时就只能在路边凑合着吃。”张彦君告诉记者,因为她离家远,即使干得快,也很少回家。“回家来回耽误时间,还不如在早点摊上随便吃点儿。”
早饭后,进入了保洁时间,张彦君又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
挥动着跟自己差不多高的扫帚,连续扫了两个多小时,虽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但张彦君的手臂仍然有点酸。趁着和记者说话的空挡儿,她靠在车上稍作休息。“这都不算累,最累的时候是秋天,你看这条路上有几颗梧桐树,从春末落花到秋天扫落叶,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扫10多车。”张彦君还说,如果是雨季,落叶被雨水一泡,重了好几倍,三轮车都蹬不动。每到这个时候,她都想放弃这份工作。不过现在好了,路口新增了垃圾桶,让她的工作量减少了很多。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王健介绍,环卫工人担负着城市道路清扫的繁重任务。他们的工作环境很艰苦,夏顶烈日,冬迎风雪,一年365天,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而且,道路清扫靠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很大。目前,我市有一线环卫工人530人,负责全市城区道路的清洁工作,还为沿街门店提供上门倒垃圾服务。
“为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我们也采取了许多措施。”王健介绍说,现在我市有24辆大型清扫车,基本实现了快车道全部实行机械化清扫,大大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2016年,我市大型清扫车数量将增加一倍,还要增加中小型清扫车,逐步实现慢车道清扫机械化;全市还配备380辆电动三轮车,替换了人力三轮车。
王健说,虽然清扫车改用电动三轮车,大大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但他们的工作时间依然很长。
收入微薄,掰成两半花一分钱要
众所周知,环卫工人干的活又脏又累,但收入却很微薄。
59岁的张彦君做环卫工人已经有十三四年了。“刚上班那会儿,一个月工资只有300元。”张彦君回忆说。
而现在,环卫工人的基本工资1200元,如果加上餐补、全勤奖等,每个月拿到手的有1600元,环卫工李巧芬说:“这1600元也是刚刚涨的工资,今天正好赶上发工资。”但这1600元,对于李巧芬来说,真的是“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
李巧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刚参加工作,二女儿还在读研究生。由于老伴患病不能干重活,所以李巧芬担起了整个家的重任。在大女儿上班以前,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她微薄的工资。大女儿工作后开始补贴家用,但每个月供二女儿上学,给老伴看病吃药,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一家人仍然要精打细算。
“平时,我们连米都很少吃,都是吃面和玉米面,菜也很少买。夏天,就在院里种点菜,冬天就只吃大白菜,偶尔吃顿肉改善一下伙食。”李巧芬说,她负责清扫中山路市政府路段,这里离商场超市很近,但她几乎没进去过。
交谈中,记者得知,李巧芬家在几场大雪之后才刚刚生起炉子。“天不太冷,我们就尽量不生火,能省一点是一点。今年天气比较冷,往年我家都是到了腊月才生炉子。”李巧芬说。
李巧芬并不是个例。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环卫工人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且95%以上是女性。以目前社会相同工种来看,比如保姆、门卫等工作,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比他们大,而挣钱却比他们少得多。因此,年轻人都不愿意干,想要招到适龄工作的人也很困难。
记者接触到的环卫工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老工人”,他们不仅岁数大,而且工龄长,许多人都干了10年以上。采访中,这些“老工人”都希望工资能再涨涨。他们还说,即使不涨,他们也会继续熬着,因为年龄大了,文化程度又不高,找其他工作很难。环卫工虽然辛苦,收入也不高,但毕竟也是一项比较稳定的工作。
“就拿我们组来说,全组27个人,最大的68岁,最小的也有48岁,50岁以下的就两人。”王喜琴是南城二组组长,她告诉记者,在这27人中,虽然也有退休职工,但大部分都是家庭条件较差,又找不到其他工作的老年妇女。“说句实在话,如果家里条件还过的去,谁会来干我们这行啊!”
据介绍,为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行动。王健告诉记者,2007年以前,我市环卫工人每月工资仅280元,2008年年底调整到每月500元,2011又调整到每月800元。
“2014年,环卫工人的工资在2011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00元,每月基本工资达到1200元,加上一些补贴,也有一千五六了。”王健说,为稳定环卫队伍,我市接下来将逐步提高环卫工人待遇。
从5000元到30000元让环卫工人“温暖”工作
每天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清扫道路,对于环卫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从近年来环卫工事故频发的事实不难看出,环卫工人权益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环卫工人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除了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外,没有其他保障。
王健表示,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财政拨款很有限,无法让环卫工享受更高的待遇。“不过,近年来政府和主管部门对环卫工的生存状况越来越重视,特别是今年以来出台了不少措施,令大家感到非常温暖。”
逢年过节,各级政府都会开展慰问环卫工人的活动。自今年8月16日,河北昌润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试运行管理以来,环卫工人的人身意外保险保障金额,从以前的最高上限5000元提高到了3万元,如果发生意外,3万以内的医疗费用全部报销。
“我们每月还会给环卫工人发放一些劳保福利,如白糖、手套等生活用品,最近我们还将工人的工作服发放到位,春秋装、夏装、冬装各两套,统一着装上岗。”河北昌润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副经理刘江惠说,“经过多方运作,全市还增加了20多家环卫工人爱心驿站,可以为环卫工人提供热水、卫生间等一些简单的服务,以后我们也将尽自己最大努力,提高环卫工人的待遇。”
理解和尊重,的支持是最大
近年来,社会各界积极倡导尊重、关爱环卫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环卫工的社会形象。但现实生活中,不少环卫工均表示,依然会遇到少数人的歧视,尤其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环卫工人王胜国说,很多人虽然有将垃圾扔到桶里的意识,但是部分人会在离垃圾桶还有四五步远时,就向里投掷,或者骑着车经过时随手一扔。而垃圾掉在地上后,大多不会特意捡起来,再扔进桶里。还有不少开车人随手乱扔垃圾。甚至在劝导时,对方不予理睬或谩骂环卫工。
说起被人讥讽、谩骂的经历,不少环卫工人眼泪就要流出来:再苦再累都不怕,最伤心的是被人无端责骂。王胜国说:“理解和尊重,便是对我们环卫工的最大支持。我常想,如果每个人少扔一根烟头、一个塑料袋,少吐一口痰,这不仅是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我们的城市不也更整洁么?”环卫工人在清理人行道上的积雪。雪后,张彦君在清扫刀枪街。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