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林凤斌辛强
记者:省委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支持定州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特色功能节点城市。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省直管的重大机遇,定州市如何找准功能定位,积极参与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最大限度地分享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政策红利,确保在全省新一轮崛起中抢占有利位置?
赵志栋:定州位于京津石三角区域腹地、石保中间,朔黄铁路与京广铁路、京石高铁十字交叉,京港澳高速、曲港高速、107国道等交通干道四通八达,是直通海港、空港的华北重要交通枢纽,对接京津具有独特的优势。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省直管重大机遇,面对“十三五”各项任务,我们重新审视市情,把定州定位于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中新兴区域中心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廊保石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北上南下、东出西联的重要物流基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我们将盯住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战略思维,顺势而为、精准发力、主动作为,争取更多地进入国家和全省战略的盘子,最大限度地分享政策红利,抢抓发展机遇。
目前,我们的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策上,定州被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全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全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全国智慧城市、全国健康促进市等五个国家级试点,获批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发展上具备了特殊的政策优势。资金上,北京银行全程参与新型城镇化、农村土地征收、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给定州授信100亿元,先期10亿元已到位。国家和省农发行给定州授信100亿元,全程参与农村土地征收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上,北控、首创、首农等排名前十的京企有四家在定州进行投资,天津创世公司投资10多亿元的现代苗木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在加紧建设。科技支撑上,与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天津大学合作设立技术转移中心。
记者:我们注意到,“先行先试”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定州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词。定州作为五项工作的国家级试点,如何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区?如何在深化改革中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全省相关领域的改革闯出一条新路?
赵志栋: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动力转换,就是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动力。中央、省委对我们改革试点寄予厚望,改革试点对定州发展推动作用不可估量。面对挑战和考验,我们要按照“发挥改革试点的突破、带动、示范作用”要求,敢闯敢试、敢破敢立,啃骨头,涉险滩,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试点方案要求,理清改革思路,创新改革路径,找准突破方向,找准关键,精准发力,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真正破解发展瓶颈,推出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二是把改革试点作为扩大开放的“王牌”和“名片”,借势招商引资,争取与金融机构、项目单位开展合作,大上项目,叠加突破。三是按照“建设百万以上人口的新兴区域中心城市和跻身全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要求,创新发展理念,实施“五年翻番”计划,开展以产业集群化、新型工业化、全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文化产业化为内容的“五化攻坚”行动,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建设100平方公里、100万以上人口的新兴区域中心城市,五年进入全省“十强”。
记者:定州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传统产业比重大,能源结构不合理。如何正视困难和问题,重新审视定州的基础、潜力和优势,推动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节能降耗,同时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全市发展新的增长极?
赵志栋:定州是传统农业大市,连续蝉联全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4年三次产业比重为27.7∶47.2∶25.1,一产过重,二产传统、低端、分散,三产发育不足。有国华定电、河北长安、保定长客、旭阳焦化、定州伊利五大企业,全部纳税过亿,但没有形成产业。体育用品、铸造、钢网、塑料四大传统产业保守说有3000家企业,但污染比较重。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了治理,环保不达标的全部停产。
我们要按照传统产业绿色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思路,加快培育优势支柱产业。一是坚持转型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环保倒逼,全面推动钢网、铸造企业煤改气改电,规划建设了占地1000亩的体育用品园区、占地5000亩的再生资源基地,入驻企业400多家。国华定电实现近零排放,旭阳焦化解决了气体异常排放和异味问题。由中国工程院倪维斗院士、任阵海院士牵头,投资6亿元实施旭阳废气脱硫改造等四大技改工程。二是坚持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投资10亿元的四方格林兰生物天然气项目启动,引进美国两支基金共50亿元,省政府、定州市政府和四方集团合作设立项目基金,准备在全省建设30个示范点,建成后可缓解大气污染问题,并创造一个年产值千亿元的新兴产业。微软定州、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中。三是坚持协调发展,培育产业集群。在推进五大支柱企业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传统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定州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未来几年,全力打造销售收入上百亿产业集群5个,主营业务收入上百亿骨干企业5家,纳税超亿元的企业10家,纳税超千万企业200家以上。
记者:定州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如何发挥这一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做强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具有定州特色的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赵志栋:定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春秋管仲在此筑城,至今已有2700年建城史,商代为贵族方国,春秋中山、两汉中山、后燕均在此定都,是古中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定州在历史上曾是辐射周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物古迹众多,国保单位9处,馆藏文物5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数量省内仅次于省博。
以中山文化为突破口,叫响文化强市战略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我们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力:一是以古城恢复为核心,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投资100亿元、占地2400亩的古城恢复项目,用文化之线引领城市整体发展,用文化之魂彰显城市独特个性。通过古城这个载体平台,我们把文物景点串点成线、整体规划,将古城保护、旅游开发和文化展示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着力推动文化产业与城市建设相衔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二是以产城教融合为核心,推进全域城镇化。按照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城市总规划,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多规合一”,实施全域城镇化攻坚行动,构建“一主三副”(一个主城区、三个重点镇)新型城镇化新格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兴区域中心城市。三是以“四美”为核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总投资25亿元的乡村道路、低压电改、环卫整治、生态廊道建设四个攻坚战,实施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以国省干道、高速高铁、园区景区、城镇周边为基线,点上示范,线上实施,整体推进,把一个个“盆景”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让农民群众的生活更舒适、更幸福。庭农场为主导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了全市土地流转。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9.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8%,土地规模经营率和经营水平稳步提升,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
沃野春潮涌,扬帆破浪行。展望“十三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步伐,追波逐浪,再创佳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