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程文昭张玉凤
行走在市区的大街小巷,你会惊奇地发现,“缺胳膊少腿”的“残疾”户外广告完善了,随风乱舞的破旧横幅不见了,随处张贴的城市“牛皮癣”清除了……
在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市在城区打响了城市广告整治战役,针对城区范围内破损、陈旧和未经审批的广告,主次干道(街巷路)、沿街建筑、公共场所、商业区周边部位的广告、牌匾、条幅、电子屏等进行集中整治。实行城市广告责任到人,全天候巡查,网格化管理,城市广告进一步规范,城市环境容貌持续改善。“一店一牌”规范门店牌匾
今年以来,我市严格控制门店牌匾设置数量,加大对市内门店牌匾的清理管控力度。
“我们按照一店一牌、规格统一、干净美观的标准,严格了备案制度。”市城市执法管理局广告科科长王浩介绍说,为了更好地规范门头牌匾设置,工作人员每天上街巡查,对存在的问题依法整改。
截至目前,全市依法查处未备案、违规安装的门头牌匾行为105起,整改、规范门头牌匾120块,拆除破损门头牌匾2000平方米。
“在街上巡查时,只要发现问题,就向店家下发通知,限其三日内整改。”王浩说。在整改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难题,最常见的就是店家的不理解。每当这时,执法人员只能亲自上门,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
不久前,执法人员在拆除清风街上一家商贸公司的违规门头牌匾时就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在巡查中,执法人员发现该商贸公司在原有的门头牌匾上,违规竖起一个更大的牌子,就下发通知限期整改。可是三天过去了,违规的牌子依然在。执法人员上门了解情况时,商贸公司工作人员情绪激动,不仅不让处理,还出口伤人。执法人员一面耐心地安抚店家情绪,一面动员各方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劝说,经过三天的不懈努力,该商贸公司终于同意拆除违规牌匾。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遇到很多回了。”王浩说,“即使这样,我们还是会换位思考,多理解店主的心情,多做思想工作,文明执法。同时,也希望店家能支持我们的工作,在安置牌匾时先到执法局备案,尽量减少损失。”户外违规广告大清理
在规范门头牌匾的同时,市执法局还加大对户外广告的治理力度。“户外广告存在拆除难度大、责任人不明确、重复性多等问题,清理起来难度更大。”王浩说。
7月22日,市执法局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清风街路灯的4个灯杆上,在距地面近3米的位置,突然出现了违规广告牌。而且,这一违规广告在其他街道也有,全市共17块。
执法人员立即打电话联系设置广告牌的商家。可电话接通后,对方却说自己是石家庄市的一家公司,广告牌是找人安装的,不能自行拆除。“这种情况,我们只能自己联系专业拆除人员实施拆除。”市执法局广告科副科长董磊说,由于经费有限,科里的工作人员亲自上阵,将其拆除。
“能找到设置广告的商家还算比较顺利,有些广告根本就找不到责任人,还有楼顶大型广告等拆除难度很大,都是我们工作中常见的难题。”董磊说。
今年以来,市执法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00人次,执法车90台次,雇用190人次,租赁大型机械28台次,拆除楼顶广告470平方米、墙体广告6500平方米,查处流动广告300车次,取缔擅自开展商业广告庆典宣传活动80余起,清除违规条幅500余条。清除城市“牛皮癣”
在市区,还有这样一种小广告,一边被清理,一边又不断地冒出,乱张贴者更是无孔不入,围墙、电线杆、公交站台,甚至路面等都被贴得面目全非,成为影响环境的“牛皮癣”。
为了还城市以美丽,市执法局组建的“清癣小组”,身着蓝色工作服,每天骑着三轮车在路边巡查,发现小广告后立即用专业工具一一清除。
“我们小组是去年6月成立的,一共12个人。”组长何彦果介绍说,清理小组成立后,就在全市主要街道开展了小广告集中清理行动,集中清理后,他们按照区片划分,每人负责城区的一条街道,开展日常管理。
“有的小广告很难清,先要用喷壶喷湿,然后再用铁铲或钢刷用力地铲或刷。有时候,手都麻了,也不一定能清干净一小块。”何彦果说,小广告贴上去容易,揭下来难。可最让人闹心的却不是“牛皮癣”难以清理,而是“牛皮癣”如野草般“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一块小广告,往往是撕了又贴、擦了又涂、净了又脏,屡禁不止。
今年,我市在成立专职队伍的基础上,还购置了10台高压蒸汽污渍清理机,共清理小广告、橱窗广告等30000余处;投资3万元,购置与原墙体涂料同质同色涂料,对主干道外立面小广告进行常态化清理,实行“夜涂晨清”管理模式,共喷涂覆盖小广告40000余处。
在不断清理、规范城区广告的同时,市执法局还加大了公益广告进行进行的设置,督促相关单位安装公益广告4000平方米,户外大型电子显示屏不间断播放公益广告。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有序推进城市广告整治战役,在巩固前期成果的同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提升城市管理质量和水平。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