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程文昭)10月12日,邢邑镇“扫黄打非”办公室,来自全市25个乡镇(办)、10个市直成员单位的相关人员正在观摩“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明晰的工作台账、详实的工作日志,让参观人员称赞不已。
我市紧密结合基层“扫黄打非”工作形势,以“十有十无”为目标,以“五个统一”为抓手,深入开展了“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积极构建市、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无缝隙监管格局。
按照统一工作场所、统一领导机构、统一工作制度、统一工作目标、统一业务培训的要求,各乡镇(办)成立了“扫黄打非”办公室,各村(街)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站,设立“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每个镇、村各安排一名联络员。统一制定了工作联席会议、案件举报奖励、台账管理等“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制度。市扫黄办统一组织基层扫黄办主任、联络员、包片民警及成员单位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全市“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目标是实现“十有”、“十无”。“十有”即领导有机构、办公有场所、岗位有人员、工作有机制、管理有制度、活动有档案、宣传有阵地、巡查有台账、监督有电话、公开有专栏;“十无”即无淫秽色情出版物、无非法出版物、无侵权盗版制品、无地下印制窝点、无出版物游商地摊、无有害信息网络传播、无非法营业性演出、无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无“黑网吧”、无“黑娱乐场所”。
我市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突出抓好重点,树好典型,确定了具有多年图书推销历史、扫黄打非问题较为集中的高蓬镇、李亲顾镇、邢邑镇的6个村(钮店村、七堡村,李亲顾村、油味村,邢邑村、八家庄村)作为首批试点,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并在今年10月实现了所有乡镇“扫黄打非”进基层全覆盖。
为顺利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我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活动,利用村镇集市、庙会,在人员聚集场所摆放展板、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设立咨询台等,宣传我市知识产权工作成果,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在市实验小学、新华中学、宝塔广场、试点村镇校园开展“绿书签”系列宣传,巡回举办“扫黄打非”专场文艺演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自觉抵制淫秽色情、低俗、侵权盗版活动的意识,自觉远离黄色垃圾。截至目前,通过各类宣传活动,共接待群众咨询1200多人次,发放“扫黄打非”宣传手册9000余册,张贴海报500余张,发放“绿书签”5000余个,宣传资料13000份。
在不断加大宣传的同时,我市还针对乡镇文化市场强化执法力度,对黑印刷厂、黑网吧、无证图书及音像制品销售摊点和游商地摊开展专项整治,在学校中深入开展严禁有害出版物和盗版教材、教辅进入校园专项行动。通过查办案件、典型曝光,进一步扩大“扫黄打非”的影响力和震慑力。
“扫黄打非”工作重点难点在基层,着力点也在基层。自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以来,我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激发基层党员群众参与“扫黄打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村(街)将“扫黄打非”工作与村委会日常工作相结合,将“本村村民要自觉抵制、远离非法出版物及黄色垃圾,做到不买、不卖、不用、不传”等要求加入村规民约。同时,充分利用农家书屋、文化站等场所,广泛开展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品位。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25个乡镇“扫黄打非”办公室和100个村级“扫黄打非”工作站。通过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质,村民精神面貌得到极大转变。“扫黄打非”进基层文艺表演走进大辛庄镇小寨屯村。记者白永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