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越上新台阶发展站上新起点
———改革开放4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改革开放4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记者杨光伟摄
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1.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5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297万元增长到313.2亿元;城镇化率达36.37%……
数据代表成就,也彰显温度。这些简单的数字对比,反映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来定州发展的可喜变化。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踏着开放的步伐,我市抢抓发展机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这是不懈奋斗的40年———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入围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
2012年12月26日,京石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京石高铁定州东站及沿线车站也同时投用,定州从此进入“高铁时代”。
“我二十来岁的时候去北京打工,要步行到镇上去坐公共汽车,到了定州火车站,还要花近四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北京。如今出门就是汽车,坐高铁到北京只需要一个小时,出行真是越来越方便!”年近6旬的西城乡北疃村村民李立军现在宝塔花园小区居住,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定州走过了从步行时代到单车时代到汽车时代,再到高铁时代,交通出行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革。
路通则畅,畅则人聚,聚则业兴。2017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1809.5公里,同时京广铁路、京石高速、京港澳高速和107国道纵贯南北,朔黄铁路横穿东西,曲港高速完工通车,形成了“三高三铁”双十交叉和通铁、通航、通港、通高速“四通”,成为连通京津冀晋的重要交通枢纽。
只有抓住关键时机,经济方能砥砺前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特别是省直管以来,积极抢抓战略机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12339”战略,大力唱响“奋发图强、实干兴市”主旋律,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谋篇布局、攻坚克难,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坚持产业主导,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入围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以优异成绩晋级省级文明城市、洁净城市、创新示范市。
2017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247.9倍,年均增长1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亿元,年均增长8.5%。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679994万元,是1978年的365倍。三次产业比由1978年的51.1:26.9:22.0调整到2017年的23.6:49.4:27。这是持续获得的40年———三城同建城市扩容提质一批地标性工程拔地而起
徜徉在绿树成荫的中山公园,漫步于充满活力、又富有古韵的定州古城,城市建设给生活带来的惬意犹如徐徐春风沁人心脾。
“定州这几年的变化太快了,一年一个样,好多地方都认不出来了。”在北京工作的朱庆民,每年都驾车回家探亲,他用手机拍下定州一幅幅美景发到微信朋友圈,一传十,十传百,得到点赞好评的同时,也点燃了许多人想来定州走一走、看一看的热情。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完成了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显著增强,人民生活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城市框架拉开。近几年,我市紧紧围绕“扩容提质”,初步完成城乡总规修编及发展战略、土地利用、生态新城等规划编制,市区远景规划达到430平方公里。坚持新城开发、古城恢复、旧城改造同步推进,96平方公里生态新城启动实施,古州署、博物馆等标志性工程陆续开放。谋划启动河龙线和107国道绕城段改线、京港澳高速南互通连接线等项目,推进107国道、定魏、定深、河龙公路四线贯通,构建城市大外环。
城市载体功能增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建设功能齐全、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开展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多城联创”,实施城市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园林绿化工程、亮化提升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和惠民工程,实现建成区集中供水、供热、供气、免费WIFI和集中清运垃圾全覆盖。截止到2017年年底,我市城市绿地总面积1408.88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384公顷,绿地率32.02%,绿化覆盖率3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28平方米/人。市区安装路灯5000基,亮化200余公里,基本实现全市亮化。入选河北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
城市管理精细化。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权相对集中。加快建设数字城管平台,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突击性管理向常态化管理、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的转变。
同时,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展“四好公路”创建,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面貌大为改观,推动农村全
面进步。
这是充满希望的40年———居民“钱袋子”鼓了55倍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有了退休金,我现在生活特别安逸,平常不愁开销,主要生活内容就是保健养生,没事时就跟老伴儿去公园散散步。”作为受益人之一,退休职工王栓柱给记者仔细算了一笔账,“2010年,我刚退休那会儿,养老金只有2000元,这两年养老金不断上涨,现在已经涨到了3900元,翻了一番,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
据了解,我市已经连续14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全市有2万余名退休人员直接受益。2018年1月1日,我市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108元/人月。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
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稳扎稳打织密民生保障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748元,是1978年的14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77元,是1985年的55.5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电冰箱、手机、电脑等生活耐用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2017年末,全市拥有医疗机构787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5564张,是1978年的9.8倍;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538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650人,是1978年的5.2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3.3万人。
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市形成了包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地方高等
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各类培训教育在内的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2017年,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06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18万人,现有教职工1.05万人。
文化事业长足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2017年,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个,剧场、影剧院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6万册。图书馆1座,博物馆1座,文化馆1座,文化站29座。
民生跟着“民声”走,民生“落地”了,幸福的笑容就会挂在群众的脸上。
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四十年的拼搏努力,谱写了定州发展新华章。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在新的发展起点,定州儿女必将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决心和勇气,大力弘扬“三行”作风,锐意创新、开拓进取,艰苦创业、追求卓越,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定州新局面。记者赵珍珍
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1.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5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297万元增长到313.2亿元;城镇化率达36.37%……
数据代表成就,也彰显温度。这些简单的数字对比,反映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来定州发展的可喜变化。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踏着开放的步伐,我市抢抓发展机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这是不懈奋斗的40年———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入围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
2012年12月26日,京石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京石高铁定州东站及沿线车站也同时投用,定州从此进入“高铁时代”。
“我二十来岁的时候去北京打工,要步行到镇上去坐公共汽车,到了定州火车站,还要花近四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北京。如今出门就是汽车,坐高铁到北京只需要一个小时,出行真是越来越方便!”年近6旬的西城乡北疃村村民李立军现在宝塔花园小区居住,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定州走过了从步行时代到单车时代到汽车时代,再到高铁时代,交通出行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革。
路通则畅,畅则人聚,聚则业兴。2017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1809.5公里,同时京广铁路、京石高速、京港澳高速和107国道纵贯南北,朔黄铁路横穿东西,曲港高速完工通车,形成了“三高三铁”双十交叉和通铁、通航、通港、通高速“四通”,成为连通京津冀晋的重要交通枢纽。
只有抓住关键时机,经济方能砥砺前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特别是省直管以来,积极抢抓战略机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12339”战略,大力唱响“奋发图强、实干兴市”主旋律,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谋篇布局、攻坚克难,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坚持产业主导,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入围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以优异成绩晋级省级文明城市、洁净城市、创新示范市。
2017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247.9倍,年均增长1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亿元,年均增长8.5%。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679994万元,是1978年的365倍。三次产业比由1978年的51.1:26.9:22.0调整到2017年的23.6:49.4:27。这是持续获得的40年———三城同建城市扩容提质一批地标性工程拔地而起
徜徉在绿树成荫的中山公园,漫步于充满活力、又富有古韵的定州古城,城市建设给生活带来的惬意犹如徐徐春风沁人心脾。
“定州这几年的变化太快了,一年一个样,好多地方都认不出来了。”在北京工作的朱庆民,每年都驾车回家探亲,他用手机拍下定州一幅幅美景发到微信朋友圈,一传十,十传百,得到点赞好评的同时,也点燃了许多人想来定州走一走、看一看的热情。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完成了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显著增强,人民生活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城市框架拉开。近几年,我市紧紧围绕“扩容提质”,初步完成城乡总规修编及发展战略、土地利用、生态新城等规划编制,市区远景规划达到430平方公里。坚持新城开发、古城恢复、旧城改造同步推进,96平方公里生态新城启动实施,古州署、博物馆等标志性工程陆续开放。谋划启动河龙线和107国道绕城段改线、京港澳高速南互通连接线等项目,推进107国道、定魏、定深、河龙公路四线贯通,构建城市大外环。
城市载体功能增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建设功能齐全、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开展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多城联创”,实施城市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园林绿化工程、亮化提升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和惠民工程,实现建成区集中供水、供热、供气、免费WIFI和集中清运垃圾全覆盖。截止到2017年年底,我市城市绿地总面积1408.88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384公顷,绿地率32.02%,绿化覆盖率3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28平方米/人。市区安装路灯5000基,亮化200余公里,基本实现全市亮化。入选河北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
城市管理精细化。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权相对集中。加快建设数字城管平台,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突击性管理向常态化管理、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的转变。
同时,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展“四好公路”创建,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面貌大为改观,推动农村全
面进步。
这是充满希望的40年———居民“钱袋子”鼓了55倍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有了退休金,我现在生活特别安逸,平常不愁开销,主要生活内容就是保健养生,没事时就跟老伴儿去公园散散步。”作为受益人之一,退休职工王栓柱给记者仔细算了一笔账,“2010年,我刚退休那会儿,养老金只有2000元,这两年养老金不断上涨,现在已经涨到了3900元,翻了一番,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
据了解,我市已经连续14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全市有2万余名退休人员直接受益。2018年1月1日,我市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108元/人月。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
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稳扎稳打织密民生保障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748元,是1978年的14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77元,是1985年的55.5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电冰箱、手机、电脑等生活耐用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2017年末,全市拥有医疗机构787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5564张,是1978年的9.8倍;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538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650人,是1978年的5.2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3.3万人。
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市形成了包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地方高等
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各类培训教育在内的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2017年,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06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18万人,现有教职工1.05万人。
文化事业长足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2017年,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个,剧场、影剧院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6万册。图书馆1座,博物馆1座,文化馆1座,文化站29座。
民生跟着“民声”走,民生“落地”了,幸福的笑容就会挂在群众的脸上。
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四十年的拼搏努力,谱写了定州发展新华章。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在新的发展起点,定州儿女必将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决心和勇气,大力弘扬“三行”作风,锐意创新、开拓进取,艰苦创业、追求卓越,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定州新局面。记者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