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农业农村发展综述
图为美丽乡村西坂。记者于常见摄 本报记者马梦超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到全面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项项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26.2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80.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04元增长到2017年的14748元。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市农业生产由单一的以粮为纲向蔬菜、苗木、畜禽养殖特色产业发展,被确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先进市、国家蔬菜产业重点市。
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飞跃,“三农”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村居民生活逐年改善、农村面貌日新月异的局面,祖辈们梦想中的生活成为现实。
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2棵,4棵,6棵……在大辛庄镇汇林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苗圃基地,山西苗木经纪人张昊一边清点数目,一边把全叶白蜡树苗递给装车的伙计。“前两天已经运走了两车,今年花木销售形势很不错,订单也从京津冀扩大到山西、内蒙古等地,如今客户想要买苗木,都要提前订购。”公司总经理孟凡兴说。
“我父辈那个年代,村里基本上每家每户只种小麦、玉米,当时我家6口人,9亩地一直都是种的小麦,只能说是解决温饱问题,日子过得挺紧的。”孟凡兴深有感触地说,“从1995年起,我开始种植苗木花卉,种植面积也从最初家里仅有的9亩地扩展到1000亩,带动很多农户增收致富。”
一个农民朴实的话语,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农业发展的变迁。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农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高。2017年,全市猪牛羊肉产量达到8.07万吨,是1978年的20.3倍,年均增长8%;蛋类产量达到6.78万吨,是1985年的16.5倍,年均增长9.2%;奶类产量达到14.78万吨,菜类产量达到108.85万吨。
农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种植业结构经历了由以粮食为主到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全面发展的转变过程,2017年全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重为24.02%。大力发展蔬菜、苗木、畜禽养殖三大特色产业,扩规模、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逐步形成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格局,涌现了一批专业乡镇和专业村,农业区域优势和规模优势逐步得到发挥。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我市坚持科技强农战略,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全市农机总动力97.53万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5660公顷。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提升了全市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从取消农业税费,到实行农业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经济增长潜能得到不断激发和释放。土地确权登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让农业农村农民更强更美更富。
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换新颜
在西城区韩家洼道路两侧,每隔百余米就有一个垃圾桶。随着一辆压缩式垃圾车驶来,跟在车后的环卫工人田同占将路边垃圾桶推到车边,按下启动按钮,垃圾桶升起后桶内垃圾全部倒入车内。
“我们村过去是垃圾没地方倒,都堆在家门口,一到夏天苍蝇乱飞,臭气熏天。现在每天都有人打扫街道、清理垃圾,路上连个烟头都很少看到了,环境特别好。”田同占高兴地向记者说起村里的变化。
今年,我市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建成了12座垃圾中转站,在319个村配备保洁人员1120人,把乡镇的环境卫生委托给专业环卫公司,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效解决了垃圾“围村”和环境“脏乱差”问题。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等值化,加快美丽乡村、健康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四项重点工作,以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为抓手解决好改厕问题,以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为抓手解决好垃圾围村问题,以纳污坑塘治理为抓手解决好农村污水排放问题,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更舒适、更幸福。
我市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面开展“四好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创建工作,大力实施600公里农村道路改造提升。完成“气代煤”改造3万余户,实现清洁取暖。如今,全市行政村实现了户户通电,村村通公路、通广播、通电视、通电话。
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水平。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庭院”评选活动及加强村民议事、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建设,遏制陈规陋习,以好家风带出好民风、好村风。全市建成乡镇文化站28座,农家书屋486家,村级文化活动室486个,不间断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10月26日,中国供销华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在我市启动。该项目是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落地河北的首个项目,一期占地480亩,预计总投资15亿元,将打造成为全国供销系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接服务雄安新区的样板工程。
我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产业化为统领,按照造链、补链、延长产业链的思路,不断加快项目建设力度,吸引了中国供销华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首农、绿谷等众多农业大项目入驻,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我市制定《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启动“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项目,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和培育力度,稳
步提高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690家、家庭农场727家,农业生产托管、半托管服务面积达到67万亩,服务对象13.2万户。
在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下,我市不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大力培育现代农民。依照“按产业遴选、按需求确定”的原则,遴选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化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培育对象,健全完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大量涌现,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乡村是广阔的舞台,振兴是时代的号角。
如今,放眼定州大地,一个个宜居生态村庄跃入眼帘,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经营主体落地生根……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画卷,正在定州1283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徐徐展开,定州大地青山沃野的宏伟蓝图将越绘越精彩。